酸雨形成过程中SO2与H2O反应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序言 | 第10-13页 |
·论文选题的背景 | 第10-11页 |
·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基本理论和方法 | 第13-28页 |
·分子轨道理论 | 第13-14页 |
·计算方法与应用 | 第14-20页 |
·从头算方法 | 第15-16页 |
·MΦller Plesset(MP)理论方法 | 第16-17页 |
·密度泛函理论方法 | 第17-19页 |
·三种方法的比较 | 第19-20页 |
·势能面 | 第20-22页 |
·势能面上临界点的几何性质 | 第22-23页 |
·内禀反应坐标 | 第23-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28页 |
第三章 亚硫酸分子结构的量化计算研究 | 第28-42页 |
·计算方法 | 第28-2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9-39页 |
·亚硫酸的平衡几何构型 | 第29-35页 |
·亚硫酸分子结构的相对稳定性 | 第35-37页 |
·亚硫酸分子结构的自然键轨道分析 | 第37-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第四章 二氧化硫与水反应机理的量化研究 | 第42-59页 |
·计算方法 | 第42-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3-55页 |
·反应路径上的中间体、过渡态的确认 | 第43-47页 |
·反应路径及反应机理分析 | 第47-55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