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公务员监督机制比较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引言 | 第11-14页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页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4.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一章 中新公务员制度总体比较 | 第14-20页 |
·公务员的概念及公务员制度的历史发展 | 第14-15页 |
·新加坡公务员的范围 | 第14页 |
·中国公务员的范围 | 第14-15页 |
·新加坡公务员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 第15-17页 |
·新加坡公务员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 第15-16页 |
·新加坡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 第16-17页 |
·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 第17-20页 |
·中国公务员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 第17-18页 |
·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 第18-20页 |
第二章 中新公务员监督机制比较分析 | 第20-41页 |
·中新权力机关监督机制的比较 | 第21-25页 |
·新加坡国会和总统的监督 | 第22-23页 |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 | 第23-24页 |
·小结 | 第24-25页 |
·中新司法机关监督机制的比较 | 第25-30页 |
·新加坡司法机关的监督 | 第25-28页 |
·中国司法机关的监督 | 第28-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中新政党机关监督机制的比较 | 第30-35页 |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和在野党的监督 | 第31-32页 |
·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监督 | 第32-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中新行政机关监督机制的比较 | 第35-38页 |
·新加坡行政机关的监督 | 第35-36页 |
·中国行政机关的监督 | 第36-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中新社会监督机制的比较 | 第38-41页 |
·新加坡社会监督 | 第38-39页 |
·中国的社会监督 | 第39-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关于完善我国公务员监督机制的建议 | 第41-45页 |
·增强人大监督能力,发挥人大权力监督作用 | 第41页 |
·改革司法机关人事财政制度,促进司法权力监督实效 | 第41-42页 |
·改进党内外监督机制,加强政党监督功能 | 第42-43页 |
·统一行政监察系统,提升审计监察高度 | 第43-44页 |
·构建社会监督机制,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 第44-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50-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