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论文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8页 |
·国内外学者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 | 第13-16页 |
·国内外学者关于知识创新的研究 | 第16-18页 |
·论文总体思路与内容结构 | 第18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0-21页 |
第2章 相关基本理论综述 | 第21-35页 |
·有关科技成果转化理论 | 第21-25页 |
·科技成果转化的含义 | 第21-22页 |
·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 | 第22-23页 |
·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主体 | 第23-24页 |
·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 | 第24-25页 |
·有关知识创新理论 | 第25-31页 |
·知识创新的含义 | 第25页 |
·知识创新的特征 | 第25-26页 |
·知识创新的类型 | 第26-28页 |
·知识创新的模式 | 第28-31页 |
·知识管理与知识创新辨析 | 第31-33页 |
·知识管理的内涵与外延 | 第31-32页 |
·知识管理与知识创新关系 | 第32-33页 |
·技术创新与知识创新辨析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创新系统构建 | 第35-42页 |
·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发酵创新模型分析 | 第35-37页 |
·产业科技成果与知识创新的关键耦合 | 第37-39页 |
·对耦合的理解 | 第37-38页 |
·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创新关键耦合域的确立 | 第38-39页 |
·基于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创新耦合机理的系统构建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产业科技成果小试中试阶段的知识创新子系统 | 第42-52页 |
·小试、中试阶段的知识流动 | 第42-45页 |
·知识流与知识创新的关系 | 第42页 |
·小试、中试阶段的知识流的内涵 | 第42-43页 |
·小试、中试阶段的知识流动路径 | 第43-45页 |
·小试、中试阶段知识创新内容设计 | 第45-48页 |
·小试、中试阶段知识创新的不确定因素分析 | 第45-46页 |
·知识创新内容定位 | 第46-48页 |
·小试、中试阶段的知识创新体系构建 | 第48-50页 |
·小试、中试阶段知识创新总体结构 | 第48-49页 |
·小试、中试阶段知识创新运行体系要素分析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5章 产业科技成果生产阶段的知识创新子系统 | 第52-61页 |
·产业科技成果生产阶段的知识创新内涵 | 第52页 |
·产业科技成果生产阶段的知识创新体系构建 | 第52-59页 |
·生产阶段的知识创新系统构成及关系结构 | 第52-53页 |
·生产技术知识的创新 | 第53-55页 |
·生产工艺知识的创新 | 第55-56页 |
·生产管理和组织知识的创新 | 第56-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6章 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开发阶段知识创新子系统 | 第61-71页 |
·市场开发阶段知识创新关键要素识别 | 第61-62页 |
·市场开发阶段的知识创新内涵 | 第61页 |
·市场开发阶段的知识创新关键要素 | 第61-62页 |
·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开发阶段体系构建 | 第62-70页 |
·市场开发阶段的知识创新内容规划 | 第62-64页 |
·产业科技成果市场开发阶段客户和市场知识的整合 | 第64-66页 |
·利用客户和市场知识的“行动—反映—触发”创新系统 | 第66-67页 |
·构建市场开发阶段的动态协作团队 | 第67-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7章 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创新实施效果评价与对策建议 | 第71-85页 |
·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创新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71-73页 |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 第71-72页 |
·评价指标设计 | 第72-73页 |
·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处理 | 第73页 |
·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创新系统评价 | 第73-77页 |
·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第73-76页 |
·用模糊评价法进行单因素评价 | 第76-77页 |
·评价结果分析 | 第77页 |
·实证分析 | 第77-81页 |
·加强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创新的对策建议 | 第81-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结论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4-95页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