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引言 | 第14-15页 |
一、职工参与公司治理概述 | 第15-22页 |
(一) 职工参与公司治理之概念 | 第15-16页 |
(二) 职工参与公司治理主体之诠释 | 第16页 |
(三) 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分类与内容 | 第16-18页 |
1、所有参与 | 第17页 |
2、经营参与 | 第17页 |
3、监督参与 | 第17页 |
4、信息参与 | 第17-18页 |
5、利益参与 | 第18页 |
(四) 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历史沿革与理论渊源 | 第18-22页 |
1、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历史、文化背景 | 第18-19页 |
2、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理论渊源 | 第19-22页 |
二、国外职工参与公司治理之立法实践及其经验借鉴 | 第22-25页 |
(一) 德国模式——共决制 | 第22-23页 |
1、《煤钢共同决定法》 | 第22页 |
2、《企业组织法》(《企业宪法》) | 第22页 |
3、《参与决定法》 | 第22-23页 |
(二) 美国模式——职工持股计划 | 第23-24页 |
(三) 两国模式之利弊与借鉴 | 第24-25页 |
三、我国职工参与公司治理之立法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25-31页 |
(一) 我国职工参与公司治理之立法现状 | 第25-26页 |
1、关于职工代表大会的规定 | 第25页 |
2、关于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的规定 | 第25-26页 |
3、职工持股制度方面的相关规定 | 第26页 |
(二) 我国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立法存在的问题 | 第26-31页 |
1、职工代表大会的相关问题 | 第26-28页 |
2、职工董事、职工监事的相关问题 | 第28-29页 |
3、职工持股的相关问题 | 第29-31页 |
四 完善我国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立法建议 | 第31-36页 |
(一) 从立法的高度明确提出保护职工利益 | 第31页 |
(二) 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 第31-33页 |
1、明确职工代表大会的定位与设立标准 | 第31页 |
2、明确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 | 第31-32页 |
3、职工代表大会与公司三会之间的协调方式 | 第32页 |
4、明确职代会的权利救济方式 | 第32-33页 |
(三) 完善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 | 第33页 |
1、明确职工董事、职工监事的身份、资格和地位 | 第33页 |
2、职工董事、职工监事的设置标准和比例 | 第33页 |
3、对职工董事、职工监事的法律保护 | 第33页 |
(四) 完善职工持股制度 | 第33-36页 |
1、完善《公司法》,建立职工持股法律体系 | 第33-34页 |
2、配置完善相应的政策 | 第34页 |
3、对职工持股管理机构加以完善 | 第34页 |
4、明确职工持股的比例 | 第34-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