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选题的理论背景、现实意义及相关概念 | 第8-10页 |
·选题的理论背景 | 第8页 |
·制造业基地的概念 | 第8页 |
·技术溢出效应的概念 | 第8-9页 |
·选题的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技术溢出的途径 | 第10-12页 |
·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 第12-15页 |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 第12-14页 |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2章 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及外资利用概况 | 第16-24页 |
·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设立 | 第16-21页 |
·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提出的背景 | 第16页 |
·山东半岛建立制造业基地的优势性 | 第16-17页 |
·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建立对山东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 第17-21页 |
·山东半岛外资利用概况分析—基于技术溢出视角 | 第21-23页 |
·山东半岛对外资的利用情况 | 第21-22页 |
·山东半岛对先进技术的吸收情况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山东半岛制造业发展情况及技术知识存量模型的建立 | 第24-35页 |
·山东半岛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4-29页 |
·山东半岛制造业发展现状 | 第24-26页 |
·山东半岛制造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26-29页 |
·山东半岛各市吸引FDI 呈现出不平衡性 | 第29-34页 |
·山东半岛各市在引资中的不平衡性 | 第29-30页 |
·山东半岛各市自主研发技术知识存量测度 | 第30-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山东半岛制造业FDI 技术溢出效应模型的建立 | 第35-40页 |
·FDI 技术溢出效应模型的建立 | 第35-36页 |
·研究思路和模型设定 | 第35页 |
·数据的选取 | 第35-36页 |
·变量计算与数据说明 | 第36页 |
·实证分析 | 第36-38页 |
·总体溢出效应结果 | 第36-37页 |
·考察自主研发技术知识存量的技术溢出效应结果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5章 基于技术溢出视角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政策建议 | 第40-45页 |
·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 第40-41页 |
·优化外商投资软环境 | 第40-41页 |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第41页 |
·注重人力资本发展 | 第41-42页 |
·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 第41页 |
·促进人力资本流动 | 第41-42页 |
·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 第42-43页 |
·优化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 | 第42-43页 |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 第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5-46页 |
附表 | 第46-48页 |
表1 内资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Yh(万元) | 第46页 |
表2 内资工业企业资产合计Kh(万元) | 第46-47页 |
表3 内资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Lh(人) | 第47页 |
表4 外资工业企业投入资产合计Kf(万元)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