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插图索引 | 第10-11页 |
| 附表索引 | 第11-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17页 |
| ·选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第2章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概述 | 第17-22页 |
| ·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 | 第17-19页 |
| ·政府信息公开的客体 | 第19-20页 |
| ·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 | 第20页 |
| ·政府信息公开的程序 | 第20-21页 |
| ·政府信息公开的救济 | 第21-22页 |
| 第3章 政府信息公开的动力分析 | 第22-27页 |
| ·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 第22-23页 |
| ·信息社会的到来 | 第23页 |
| ·政府公信力的建设 | 第23-24页 |
| ·腐败的治理 | 第24-25页 |
| ·加入WTO的步伐 | 第25页 |
| ·和谐社会的构建 | 第25-27页 |
| 第4章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历史与现状分析 | 第27-34页 |
| ·我国历史上政府信息公开的思想和实践 | 第27-28页 |
|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分析 | 第28-31页 |
|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建设取得的成效 | 第28-29页 |
|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29-31页 |
|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阻力分析 | 第31-34页 |
| ·传统的政治文化的影响 | 第31页 |
| ·政府存在保守信息秘密的诱因 | 第31-32页 |
| ·政府信息公开的成本代价 | 第32-34页 |
| 第5章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思路及对策 | 第34-49页 |
| ·转变观念 | 第34-36页 |
| ·公民“知情权”意识的培育 | 第34-35页 |
| ·公务员民主、阳光行政理念的加强 | 第35-36页 |
| ·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制建设 | 第36-42页 |
| ·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层级问题 | 第36-38页 |
| ·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原则 | 第38-39页 |
| ·政府信息公开法法律体系 | 第39-42页 |
| ·加强电子政府的建设,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的途径 | 第42-44页 |
| ·电子政府的基础建设──政府网站建设 | 第42-44页 |
| ·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 | 第44页 |
| ·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网络运用能力,消除数字鸿沟 | 第44页 |
| ·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和新闻发言人制度 | 第44-46页 |
| ·完善行政听证制度,提升行政程序中信息公开原则的价值 | 第46-48页 |
| ·发挥非营利组织在政府信息公开中的作用 | 第48-49页 |
| 结语 | 第49-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4-55页 |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