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论文--明(1368~1663年)论文

明代两京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英文摘要第8-10页
绪论第10-17页
 (一) 学术史回顾第10-13页
 (二) 关于论文选题的几点说明第13-17页
一、明代两京制的确立第17-30页
 (一) 洪武年间都城的选择与确立第17-20页
  1. 两京格局的形成与瓦解第17-18页
  2. 南京都城地位的正式确立第18-20页
 (二) 永乐年间都城的变迁第20-26页
  1. 迁都北京的原因第20-22页
  2. 迁都北京的准备第22-26页
 (三) 洪熙至正统年间两京制的最终确立第26-30页
  1. 洪宣年间两京制的反复第26-27页
  2. 正统年间两京制的最终确立第27-30页
二、两京制下的官制设置及其关系第30-38页
 (一) 两京相同机构及南京官制设置第30-34页
  1. 南京守备的设立第31-32页
  2. 南京参赞机务的设置第32-34页
 (二) 两京机构的上下隶属关系第34-38页
三、两京制下南京的功能分析第38-66页
 (一) 全国经济中心第38-44页
  1. 全国财政收入的重要基地第38-41页
  2. 工商业经济的发展与崛起第41-44页
 (二) 对北京的辅助作用第44-54页
  1. 仕途失意官员的“收容所”第45页
  2. 应付危局的备选首都第45-51页
  3. 御倭的指挥中心第51-54页
 (三) 文化中心的表率作用第54-66页
  1. 官方与民间教育的并相发展第54-57页
  2. 以南京为代表的江南地区市民文化的兴盛第57-60页
  3. 修书与藏书的胜地第60-62页
  4. 宗教思想的活跃第62-66页
四、明代两京制的作用与隐忧第66-75页
 (一) 明代两京制的作用第66-69页
  1. 有利于统治的稳固第66-68页
  2. 有利于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第68-69页
 (二) 两京制下的隐忧第69-75页
  1. 沉重的财政负担第69-71页
  2. 两京并设官员的弊端第71-75页
结语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3页
致谢第83-8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汉武帝的矛盾性格与是非功过
下一篇:论秦的标准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