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词表 | 第1-7页 |
中文摘要 | 第7-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前言 | 第10-12页 |
第一部分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2-16页 |
1.实验材料 | 第12页 |
·实验动物 | 第12页 |
·主要仪器 | 第12页 |
2.方法 | 第12-16页 |
·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12-13页 |
·动物分组及治疗 | 第13-14页 |
·标本采集 | 第14-15页 |
·统计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第16-21页 |
1.三组造模后不同时相血Ca,P,ALP结果及分析 | 第16-18页 |
2.三组造模后1w、1w、4w、6w从骨痂组织内VEGF的表达观察分析如图 | 第18-21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21-34页 |
1.现代医学对骨折愈合的认识 | 第21-24页 |
·骨折愈合的组织学和细胞学机制 | 第21-22页 |
·骨愈合分子生物学机制 | 第22-23页 |
·骨折愈合中骨血供与生化及系统联系的观点 | 第23-24页 |
2.祖国医学对骨折愈合的认识 | 第24-25页 |
3.小针刀的医学原理 | 第25-26页 |
4.导师本人对小针刀刺激骨折断端促进骨折愈合的理论依据 | 第26-28页 |
·促进和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加快坏死组织吸收 | 第26-27页 |
·加强诱导成骨 | 第27页 |
·促进局部软组织的修复 | 第27页 |
·对内分泌系统的良好调节作用 | 第27-28页 |
·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 | 第28页 |
5.国内外对促进骨折愈合研究的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 第28-30页 |
·祖国医学方法 | 第28-29页 |
·现代医学方法 | 第29-30页 |
6.实验结果的原因及科学意义 | 第30-34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致谢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综述 | 第39-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