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7-12页 |
·课题意义与背景 | 第7-8页 |
·本文要点概述 | 第8-10页 |
·工程实现的难点 | 第8-9页 |
·基于图像的建模与绘制技术 | 第9-10页 |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0页 |
·国内外相关技术研究进展和成果 | 第10-11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1-12页 |
2 图像拼接技术及图像预处理 | 第12-15页 |
·图像拼接概述 | 第12-13页 |
·图像预处理 | 第13-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3 成像原理与平面射影几何 | 第15-26页 |
·常用坐标系 | 第15页 |
·坐标系之间的变换关系 | 第15-17页 |
·世界坐标系与摄像机坐标系变换关系 | 第15-16页 |
·图像坐标系与摄像机坐标系变换关系 | 第16-17页 |
·摄像机模型 | 第17-19页 |
·透视投影模型 | 第17-18页 |
·摄像机矩阵 | 第18-19页 |
·内参数和外参数 | 第19页 |
·摄像机标定 | 第19-26页 |
·摄像机标定意义 | 第19-21页 |
·摄像机标定方法综述 | 第21-24页 |
·本文摄像机标定的特点以及本文标定方法 | 第24-26页 |
4 空中获取图像的正视变化和拼接 | 第26-54页 |
·空中获取图像的特点和纠正方式 | 第26页 |
·图像的纠正 | 第26-39页 |
·射影几何基本原理和图像变换层次 | 第26-32页 |
·图像变换方法 | 第32-34页 |
·利用灭点标定内参数 然后计算外参数 | 第34-37页 |
·采用分解摄像机投影矩阵P获取内参数和外参数的方法 | 第37-38页 |
·二种摄像机标定方法的比较 | 第38-39页 |
·倾斜图像纠正实验 | 第39-40页 |
·图像之间的点匹配 | 第40-43页 |
·获得匹配点对的方法 | 第40-42页 |
·寻找匹配点对方法总结 | 第42-43页 |
·图像的拼接 | 第43-48页 |
·基于单应矩阵的图像配准 | 第44-45页 |
·误差累积问题的提出 | 第45页 |
·点对应算法求解单应矩阵 | 第45-46页 |
·RANSAC提纯算法 | 第46-48页 |
·拟合方法求取变换矩阵 | 第48页 |
·图像映射 | 第48-53页 |
·图像映射方式 | 第49页 |
·图像融合技术 | 第49-52页 |
·图像平滑实验对比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4-69页 |
·图像纠正实验 | 第54-57页 |
·计算单应矩阵 | 第57-59页 |
·根据单应变换矩阵进行拼接 | 第59-68页 |
·实验总结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