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制造业供应链的协同绩效评价及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7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8-12页 |
·论文的选题依据 | 第8-10页 |
·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5页 |
·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供应链协同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供应链协同绩效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论文的结构与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16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第2章 供应链及供应链协同基础理论 | 第17-25页 |
·供应链的产生与基本概念 | 第17-19页 |
·供应链的概念 | 第17-18页 |
·供应链的结构模型 | 第18-19页 |
·供应链的主要特征 | 第19页 |
·供应链管理的基础理论 | 第19-22页 |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 第19-20页 |
·制造业供应链管理的内容 | 第20-21页 |
·供应链管理方法的演进 | 第21-22页 |
·供应链协同的基本理论 | 第22-25页 |
·供应链协同的概念 | 第22-23页 |
·供应链协同的内容 | 第23-25页 |
第3章 影响制造业供应链协同绩效的主要因素分析 | 第25-30页 |
·供应链协同绩效的概念 | 第25-26页 |
·影响制造业供应链协同绩效的主要因素分析 | 第26-29页 |
·影响制造业供应链协同绩效的外部因素 | 第26-27页 |
·影响制造业供应链协同绩效的内部因素 | 第27-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4章 制造业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0-49页 |
·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的概念 | 第30页 |
·制造业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30-31页 |
·制造业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第31-32页 |
·制造业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2-39页 |
·协同支持的体系构建 | 第32-33页 |
·协同运作的体系构建 | 第33-37页 |
·协同结果的体系构建 | 第37-39页 |
·制造业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指标的量化分析 | 第39-48页 |
·协同支持指标的量化分析 | 第39-41页 |
·协同运作指标的量化分析 | 第41-44页 |
·协同结果指标的量化分析 | 第44-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制造业供应链协同绩效模糊综合评价及应用 | 第49-75页 |
·模糊综合评价法及其应用步骤 | 第49-56页 |
·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原理 | 第49-50页 |
·模糊综合评价的步骤 | 第50-52页 |
·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处理 | 第52-54页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54-56页 |
·制造业供应链协同绩效模糊综合评价的应用 | 第56-74页 |
·公司背景简介 | 第56-57页 |
·H公司和KS公司在供应链中所处的位置 | 第57页 |
·H公司和KS公司所处供应链原始数据的采集 | 第57-58页 |
·指标数值的计算及无量纲处理 | 第58-59页 |
·指标权重集的确定 | 第59-62页 |
·指标隶属度的确定 | 第62-66页 |
·计算综合评价结果 | 第66-70页 |
·制造业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结果分析及改进措施 | 第70-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结论 | 第75页 |
·研究展望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