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导论 | 第6-11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6-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7-8页 |
·研究方法 | 第8-9页 |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第9页 |
·本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9-11页 |
2 产业结构趋同形成的理论分析 | 第11-21页 |
·产业结构趋同的涵义解析 | 第11-14页 |
·产业结构与产业同构 | 第11页 |
·产业同构与重复建设、“大而全”、“小而全” | 第11-12页 |
·产业同构优劣的衡量标准及评判 | 第12-14页 |
·产业结构趋同与经济体制改革 | 第14-16页 |
·产业结构趋同的形成机理分析 | 第16-21页 |
·政府投资主导型产业同构的形成原因剖析 | 第16-18页 |
·市场引致型产业同构的形成原因剖析 | 第18-21页 |
3 江苏产业结构趋同的实证分析 | 第21-35页 |
·江苏产业结构趋同形成的区域经济背景 | 第21-24页 |
·江苏产业结构的概况 | 第21-22页 |
·产业结构趋同化带来的影响 | 第22-24页 |
·江苏产业结构趋同的现状分析 | 第24-29页 |
·产业同构的测度方法 | 第24-25页 |
·从三次产业产值结构相似系数来看我省区域产业同构的现状 | 第25-27页 |
·从工业结构相似系数来看我省区域产业同构的现状 | 第27-29页 |
·江苏产业结构趋同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 | 第29-35页 |
·区域经济发展病、病因及其诊断方法 | 第29-30页 |
·江苏省区域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第30-35页 |
4 江苏省各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 第35-40页 |
·区域比较优势的基本内涵 | 第35页 |
·区域比较优势的确定方法 | 第35-36页 |
·江苏省13 地级市的比较优势分析 | 第36-38页 |
·衡量指标--区位商 | 第36-37页 |
·数据选取及测算结果 | 第37-38页 |
·江苏省13 地级市的主导部门选择 | 第38-40页 |
5 促进江苏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 | 第40-46页 |
·市场机制--实现区域有效竞争的制度前提 | 第40-41页 |
·推进政府经济行为和角色的转换 | 第41-42页 |
·各地区错位发展,发挥比较优势,实现江苏区域共同发展 | 第42-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