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设计策略的城市旧工业区更新--以陕西钢厂改造为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3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背景 | 第9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目的 | 第10页 |
·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框架 | 第12-13页 |
·相关概念 | 第13-15页 |
·城市旧工业区 | 第13页 |
·城市更新 | 第13-14页 |
·城市设计 | 第14-15页 |
·文化性场所 | 第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关于旧工业区更新的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关于城市设计理论研究综述 | 第18-20页 |
·国外旧工业区更新实例分析 | 第20-23页 |
·鲁尔老工业区区域性更新 | 第20-22页 |
·英国伦敦道克兰地区的更新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我国旧工业区更新的现实问题 | 第23-29页 |
·更新背景 | 第23-24页 |
·知识经济呼唤后工业化 | 第23页 |
·全球化进程与城市特色 | 第23-24页 |
·城市化与郊区化 | 第24页 |
·主要问题 | 第24-26页 |
·工业职能单一、产业落后 | 第24-25页 |
·土地效益低下 | 第25页 |
·环境污染严重 | 第25页 |
·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 | 第25-26页 |
·阻碍城市相关片区发展 | 第26页 |
·更新的必要性 | 第26-29页 |
·土地价值规律 | 第26页 |
·产业结构调整 | 第26-27页 |
·可持续发展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旧工业区更新的实施类型 | 第29-37页 |
·旧工业区更新的策略 | 第29-32页 |
·经济复兴 | 第29-30页 |
·社区发展 | 第30页 |
·文化带动 | 第30-31页 |
·环境治理 | 第31页 |
·事件带动 | 第31-32页 |
·旧工业区更新的用地转换 | 第32-37页 |
·新型产业用地 | 第32页 |
·居住用地 | 第32-33页 |
·公共设施用地 | 第33-35页 |
·绿地 | 第35-37页 |
第四章 旧工业区文化类更新的城市设计框架 | 第37-71页 |
·旧工业区更新引入城市设计的必要性 | 第37-39页 |
·现代城市设计是传承城市文化的有效手段 | 第37-38页 |
·城市文化对旧工业区更新复兴具有重要作用 | 第38-39页 |
·更新条件 | 第39-42页 |
·区位因素影响更新的方向 | 第39-40页 |
·文化因素成为更新的动力 | 第40页 |
·产业结构升级的需求 | 第40-41页 |
·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的需求 | 第41-42页 |
·目标与对策 | 第42-48页 |
·目标 | 第42-43页 |
·原则 | 第43-45页 |
·对策 | 第45-48页 |
·用地调整 | 第48-51页 |
·文化设施用地 | 第48-49页 |
·文化产业用地 | 第49-50页 |
·文化街区 | 第50-51页 |
·城市设计要素 | 第51-53页 |
·物质要素 | 第51-53页 |
·非物质要素 | 第53页 |
·城市设计方法 | 第53-71页 |
·城市意象分析法 | 第53-63页 |
·场所-文脉分析法 | 第63-71页 |
第五章 陕西钢厂更新改造研究 | 第71-93页 |
·陕西钢厂更新改造背景 | 第71-77页 |
·陕西钢铁厂概况 | 第71-72页 |
·陕西钢铁厂的周边城市环境调查分析 | 第72-74页 |
·陕西钢铁厂城市地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74-75页 |
·陕西钢铁厂更新改造的用地及建筑资源评价 | 第75-77页 |
·陕西钢铁厂更新改造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 第77-78页 |
·西安市总体规划对于地段发展的要求 | 第77页 |
·陕钢厂更新改造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 第77-78页 |
·陕西钢厂更新改造的城市设计 | 第78-93页 |
·城市设计的目标、原则 | 第78-79页 |
·规划调整 | 第79-81页 |
·空间结构 | 第81-82页 |
·系统研究 | 第82-87页 |
·深入地块的城市设计 | 第87-89页 |
·产业建筑改造设计 | 第89-93页 |
结论 | 第93-95页 |
致谢 | 第95-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1页 |
图录 | 第101-104页 |
表录 | 第104-105页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