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强制缔约制度概述 | 第9-20页 |
第一节 强制缔约制度的产生及其理论基础 | 第9-12页 |
一、强制缔约制度的产生 | 第9-10页 |
二、强制缔约的理论基础 | 第10-12页 |
第二节 强制缔约的涵义、性质及其分类 | 第12-17页 |
一、强制缔约的涵义 | 第12-14页 |
二、强制缔约的法律性质 | 第14-15页 |
三、强制缔约的分类 | 第15-17页 |
第三节 强制缔约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 第17-20页 |
一、强制缔约与格式合同 | 第17-18页 |
二、强制缔约与行政契约 | 第18页 |
三、强制缔约与命令契约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我国强制缔约制度的适用 | 第20-33页 |
第一节 强制缔约制度的适用原则 | 第20-23页 |
一、权利滥用禁止原则 | 第20-21页 |
二、公序良俗原则 | 第21-22页 |
三、诚实信用原则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强制缔约制度的适用范围 | 第23-26页 |
一、公用事业或者依法享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的强制缔约义务 | 第23-24页 |
二、医疗机构及相关人员的强制缔约义务 | 第24-25页 |
三、保险机构及相关人员的强制缔约义务 | 第25页 |
四、优先购买权制度中的强制缔约义务 | 第25-26页 |
五、劳动关系中的强制缔约义务 | 第26页 |
第三节、强制缔约时合同成立方式及时间 | 第26-27页 |
一、强制缔约时合同成立的方式 | 第26页 |
二、强制缔约时合同的成立时间 | 第26-27页 |
第四节 违反强制缔约义务的法律责任 | 第27-33页 |
一、违反强制缔约义务的责任种类 | 第27-28页 |
二、违反强制缔约义务的民事责任的性质 | 第28-33页 |
第三章 我国强制缔约制度的完善 | 第33-39页 |
第一节 我国强制缔约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33-34页 |
第二节 我国强制缔约制度存在的缺陷 | 第34-36页 |
一、适应范围狭窄 | 第34-35页 |
二、适用条件不明确 | 第35页 |
三、受要约人承诺的时间不确定 | 第35页 |
四、违反强制缔约义务的责任承担不全面 | 第35-36页 |
第三节 我国强制缔约制度的完善 | 第36-39页 |
一、扩大强制缔约的适用范围 | 第36-37页 |
二、明确强制缔约义务的抗辩事由 | 第37页 |
三、明确受要约人做出承诺的时间 | 第37-38页 |
四、完善违反强制缔约义务的责任承担方式 | 第38-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