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绿化建设论文--大地园林论文--其他论文

榆林市校园绿地植物配置研究--基于榆林学院典型例证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1页
   ·国内外校园绿地规划现状第11-18页
     ·国外校园绿地规划及其植物配置现状第12-15页
     ·中国校园绿地规划及其植物配置现状第15-18页
   ·校园绿地植物配置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8-19页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9-20页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20-21页
第二章 榆林市校园绿地植物配置现状分析第21-28页
   ·榆林市资源环境条件第21-23页
     ·地理环境第21页
     ·资源概况第21-22页
     ·悠久的历史文化第22-23页
   ·榆林市校园植物种类及其配置现状第23-28页
     ·榆林市校园名录第23-24页
     ·榆林市校园绿化规划中植物配置现状分析第24-25页
     ·榆林市校园植物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5-28页
第三章 榆林市校园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第28-40页
   ·遵循人文文化及地方文化和谐相处的原则第28-29页
     ·与学校性质和特点相结合第28页
     ·与榆林市文化结合第28-29页
   ·遵循见缝插绿的原则第29-30页
     ·注重点、线、面相结合第29页
     ·随时随地,见缝插绿第29-30页
   ·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第30页
     ·乡土树种的选择与应用第30页
     ·根据地形及地理环境的不同而选用不同植物种类第30页
   ·遵循功能性原则第30-33页
     ·生态功能第31-33页
     ·景观功能第33页
   ·符合生态性原则第33-36页
     ·综合考虑植物的观赏特性第33-34页
     ·注重生物多样性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第34页
     ·构建植物群落注重科学性与合理性第34-35页
     ·丰富植物种类,形成知识型植物群落第35页
     ·注重长期与短期景观效果的结合第35-36页
   ·遵循美学的原则第36-40页
     ·对比与调和,多样与统一的原则第36页
     ·均衡与稳定,连续与韵律的原则第36-37页
     ·色彩搭配的原则第37页
     ·材质搭配的原则第37-40页
第四章 榆林市校园绿地植物配置思路和方法第40-48页
   ·榆林市校园绿地植物配置的指导思想第40-42页
     ·充分应用乡土植物种类,适当引进适应的植物种类第40页
     ·遵循校园绿化配置的基本原则第40页
     ·注重植物选择的多元性和科学性第40-42页
   ·校园绿地植物配置的方法和技巧第42-46页
     ·校园绿地植物配置方法第42页
     ·校园绿地植物配置技巧第42-46页
   ·榆林市校园绿地植物配置模式探索第46-48页
     ·校园行道树配置模式第46-47页
     ·各分块绿地中植物配置模式第47-48页
第五章 榆林市校园绿地植物配置案例分析第48-56页
   ·校园绿地植物配置背景第48-49页
     ·列植第48页
     ·孤植第48页
     ·丛植第48-49页
     ·篱植第49页
   ·校园植物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第49页
   ·主要绿地植物配置思路第49-51页
     ·完善配置方式,增加校园景观第49页
     ·丰富配置种类第49-50页
     ·加强校园整体规划,凸现校园绿地功能性第50-51页
   ·各分块绿地的植物配置设计第51-54页
     ·“桃李知春”园绿地植物配置设计第51-52页
     ·“夏苑清波”园绿地植物配置设计第52-53页
     ·“秋枫果香”园绿地植物配置设计第53页
     ·“E 楼冬山”园绿地植物配置设计第53页
     ·“鱼戏飞虹”园绿地植物配置设计第53-54页
     ·“绿廊伴月”园绿地植物配置设计第54页
   ·7 “沙漠之舟”园绿地植物配置设计第54-56页
     ·“音情画意”园绿地植物配置设计第55页
     ·“湖山飞瀑”园绿地植物配置设计第55页
     ·“秫香满园”园绿地植物配置设计第55-56页
第6章 结论与讨论第56-59页
   ·结论第56-57页
     ·榆林市校园绿地植物配置特点第56页
     ·榆林校园绿地植物配置的原则第56页
     ·榆林校园绿地植物配置的思路第56-57页
   ·讨论第57-59页
     ·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的比例第57页
     ·速生树和慢生树的比例第57页
     ·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的比例第57-58页
     ·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的比例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附录第62-77页
致谢第77-78页
作者简介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磨钼矿用高合金白口铸铁磨球的成份、组织和性能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会计诚信问题的现状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