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临床研究 | 第9-13页 |
一、临床资料 | 第9-10页 |
(一) 一般资料 | 第9页 |
(二) 诊断标准 | 第9页 |
(三) 临床分型 | 第9页 |
(四) 病例纳入标准 | 第9-10页 |
(五) 排除标准 | 第10页 |
(六) 剔除标准 | 第10页 |
二、治疗方法 | 第10-11页 |
(一) 术前准备 | 第10页 |
(二) 手术方式 | 第10-11页 |
(三) 术后处理 | 第11页 |
三、临床疗效评价 | 第11-13页 |
(一) 评分标准 | 第11页 |
(二) 统计方法 | 第11页 |
(三) 随访观察 | 第11页 |
(四) 性别和年龄对疗效的影响 | 第11-12页 |
(五) 结论 | 第12-13页 |
讨论 | 第13-20页 |
一、传统医学对踝关节损伤的认识 | 第13页 |
二、踝关节的解剖特点及生物力学研究 | 第13-15页 |
三、踝关节骨折的分型 | 第15-17页 |
(一) Ashurst 和Bromer 分类法 | 第15页 |
(二) Lauge-Hansen 分型 | 第15-16页 |
(三) 踝关节骨折的AO 分类:分为A/B/C 三型(Denis- Weber 分型) | 第16-17页 |
四、手术时机 | 第17页 |
五、手术方法 | 第17页 |
六、下胫腓联合的处理 | 第17-18页 |
七、功能恢复锻炼 | 第18-20页 |
结语 | 第20-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3页 |
综述 | 第23-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7-29页 |
附录 | 第29-32页 |
致谢 | 第32-33页 |
详细摘要 | 第33-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