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概况论文

美国大学与社区合作伙伴关系研究及启示--杨浦“三区联动”发展战略的思考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31页
   ·研究的背景和缘起第13-26页
     ·背景第13-17页
       ·世界的背景和趋势第13-15页
       ·中国的背景第15-17页
     ·研究的缘起第17-26页
       ·大学知识效应的地方局限性第17-21页
       ·社会对大学企业化和知识商品化的批评第21页
       ·城市的困境第21-22页
       ·中国大学城发展的困境第22-23页
       ·美国大学融入社区的经验第23-25页
       ·杨浦和中国类似地区的需要第25-26页
   ·研究的问题和重点第26-27页
   ·国外研究的进展第27页
   ·研究的目的第27-28页
   ·研究的方法第28页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结构框架第28-31页
第2章 美国大学与社区合伙关系的理论基础第31-72页
   ·大学与社区合作伙伴关系的基本概念第31-52页
     ·相关概念的辨析第31-39页
       ·大学的类型和功能第31-34页
       ·社区第34-37页
       ·合作伙伴关系第37-39页
     ·概念的理解第39-43页
       ·概念定义的综述第39-41页
       ·概念的理解框架第41-43页
     ·合伙的主体第43-46页
       ·大学的行为主体第43-44页
       ·社区的行为主体第44-45页
       ·社区外部的行为主体第45-46页
     ·合伙的行动目标第46-47页
     ·合伙关系的结构、性质和规模第47-49页
     ·合伙主体的利益第49-52页
       ·社区居民及利益相关者第49-50页
       ·大学第50-52页
       ·社区外的利益相关者第52页
   ·大学与社区合作伙伴关系的思想基础第52-63页
     ·思想的根源第53-54页
       ·亨利·纽曼的教育思想第53页
       ·杜威的民主主义思想第53-54页
     ·思想的历史演变第54-59页
       ·从服务到科学:因为冷战的革命第54-57页
       ·民主思想的再现:60年代到80年代第57-58页
       ·视线转向校园周围:90年代第58-59页
     ·民主思想的复兴和发展第59-63页
       ·融入的学术第59-60页
       ·融入的创新内涵第60-63页
   ·大学与社区合作伙伴关系的理念内涵第63-66页
     ·共同共生的关系第63-65页
     ·民主平等的关系第65-66页
   ·大学与社区合作伙伴关系的工作原则第66-70页
     ·校园契约组织的原则模型第66-68页
     ·其他类型的原则模型第68-70页
   ·小结第70-72页
第3章 美国大学与社区合伙的行为方式第72-102页
   ·大学与社区合伙行为方式的含义第72-73页
   ·与大学的学术活动相结合的合伙方式第73-84页
     ·教学与研究活动创新的方式第73-79页
       ·服务性学习第73-75页
       ·社区为基础的研究第75-77页
       ·服务性学习和社区为基础研究的意义第77-79页
     ·延伸教育的方式第79-81页
       ·课堂中的教室第79页
       ·劳动力开发第79-81页
     ·专业服务提供的方式第81-84页
       ·针对社区组织和居民的服务提供第81-82页
       ·针对企业的专业咨询第82-84页
   ·与机构的日常活动相结合的方式第84-90页
     ·当地采购第84-86页
     ·当地雇佣第86-88页
     ·当地房地产开发第88-90页
   ·与创新活动相结合的方式第90-95页
     ·创新合伙的途径第91-93页
       ·产业研究合伙关系第91页
       ·技术转移第91-92页
       ·创业发展第92页
       ·技术延伸服务第92页
       ·教育和培训第92页
       ·与政府的合作第92-93页
     ·创新活动的局限和障碍第93页
     ·在衰败社区中融入的选择方式第93-95页
       ·创造小生境第93页
       ·不同的定位第93-94页
       ·合伙的策略第94-95页
   ·与公民义务活动相结合的方式第95-96页
     ·学生的志愿者服务第95页
     ·机构的社区服务第95-96页
   ·与社会性活动相结合的方式第96-100页
     ·政策影响第96页
     ·社会网络构建第96页
     ·社会事务斡旋第96-97页
     ·吸引外部投资和高技术企业第97-100页
   ·小结第100-102页
第4章 大学与社区合伙关系的制度化第102-122页
   ·大学与社区合伙关系制度化的定义第102页
   ·大学与社区合伙关系制度化面临的挑战第102-105页
     ·发动稀缺资源第103页
     ·改变大学的传统第103-104页
     ·大学机构的能力第104页
     ·社区合作者能力的局限第104-105页
   ·大学与社区合伙关系制度化的实施策略第105-111页
     ·行政管理的策略第105-107页
     ·学术的策略第107-109页
     ·组织的策略第109-111页
   ·大学与社区合伙关系制度化的评价体系第111-120页
     ·大学与社区合伙关系制度化评价的矩阵关系第111-115页
     ·影响和衡量大学与合伙关系的要素第115-120页
   ·小结第120-122页
第5章 理论启示—杨浦“三区联动”发展战略的思考第122-160页
   ·杨浦“三区联动”发展战略简述第122-132页
     ·杨浦区简介第122-128页
       ·区情概况和特点第122-123页
       ·困境和劣势第123-125页
       ·资源优势第125-128页
     ·战略制定的背景第128-129页
     ·战略的内容和目标第129-131页
     ·战略实施的主要路径第131-132页
   ·杨浦“三区联动”发展战略的现实审视第132-138页
     ·创新产业的优势比较第132-135页
     ·大学与企业的关系第135-136页
     ·大学与城区的空间关系第136-137页
     ·大学对城区的直接财政贡献第137-138页
   ·杨浦“三区联动”战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第138-146页
     ·联动战略的行动目标单一性第138-139页
     ·联动行为方式的房地产开发路径依赖第139-142页
     ·联动支持的制度化程度低第142-144页
     ·尚未形成共生合作的合伙关系模式第144-146页
   ·深化杨浦“三区联动”战略的策略建议第146-157页
     ·塑造“三区联动”的合伙理念和机制第146-148页
     ·拓展多元主体参与的合伙联动行为方式第148-153页
       ·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第148-150页
       ·大学多样性资源的充分利用第150-153页
     ·探索持续合伙联动的制度化建设第153-157页
   ·小结第157-160页
第6章 结论第160-167页
   ·研究的理论成果第160页
   ·研究的主要结论第160-165页
     ·理论结论第161-164页
       ·大学与社区合作伙伴关系的理论基础第161-163页
       ·大学与社区合伙的行为方式第163页
       ·大学与社区合伙关系的制度化策略第163-164页
     ·实践的思考和启示第164-165页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第165-166页
     ·研究的创新点第165页
       ·研究命题的创新第165页
       ·大学与社区互动相关理论的发展第165页
       ·对切实指导中国类似地区实践方法的创新第165页
     ·研究的不足第165-166页
       ·理论方法的缺陷第165-166页
       ·数据的缺陷第166页
   ·研究的展望第166-167页
     ·对大学与社区合伙行为方式的比较研究第166页
     ·对合伙模式实际效用的评估体系研究第166页
     ·对合伙模式的空间规划途径的具体探索第166-167页
附录A: 中美大学分类标准第167-170页
附录B: 美国三所大学融入社区的案例第170-194页
参考文献第194-202页
致谢第202-204页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第204页

论文共2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最优搜索理论在元搜索引擎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克里普克解悖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