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会体育研究(1912-1937)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6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9-12页 |
二、几点说明 | 第12-16页 |
第一章 清季上海社会体育娱乐的催生与孕育 | 第16-33页 |
第一节 早期侨民与体育 | 第17-27页 |
一、晚清西方侨民的文体活动 | 第17-22页 |
二、基督教与体育传播 | 第22-27页 |
第二节 新式学堂中的体育教育 | 第27-33页 |
一、洋务运动时期 | 第27-29页 |
二、维新运动时期 | 第29页 |
三、清末新政时期 | 第29-33页 |
第二章 民国上海社会体育透视 | 第33-53页 |
第一节 业余运动精神的定义 | 第33-41页 |
一、业余运动原则缘起 | 第34-37页 |
二、上海业余运动竞赛 | 第37-41页 |
第二节 体育团体透视 | 第41-53页 |
一、体育团体类别 | 第41-44页 |
二、体育社团的组织架构 | 第44-48页 |
三、资金来源 | 第48-53页 |
第三章 业余运动员与观众 | 第53-81页 |
第一节 业余运动员透视 | 第53-60页 |
一、业余运动人群的特点分析 | 第53-59页 |
二、业余运动群体的运动动机分析 | 第59-60页 |
第二节 体育运动影响力透视 | 第60-81页 |
一、三个阶层的体育活动 | 第60-74页 |
二、普通市民的体育情结 | 第74-81页 |
第四章政府对体育事业的管理 | 第81-102页 |
第一节 体育管理机构的设立和体育法规的颁布 | 第81-97页 |
一、官方体育管理机构的出现及其体系 | 第81-92页 |
二、体育法规的颁布 | 第92-97页 |
第二节 国术馆 | 第97-102页 |
一、中央国术馆的缘起 | 第97页 |
二、国术馆组织系统 | 第97-98页 |
三、上海市国术馆 | 第98-102页 |
结论 | 第102-105页 |
附录 | 第105-126页 |
附录一:教育部体育委员会规程 | 第105-107页 |
附录二:中华体育协进会章程并职员名单 | 第107-109页 |
附录三:各省市县体育会组织条例 | 第109-111页 |
附录四:国民体育法 | 第111-112页 |
附录五:国民体育实施方案 | 第112-117页 |
附录六:上海市市立第几公共体育场章程 | 第117-118页 |
附录七:上海市体育试验区办法 | 第118-119页 |
附录八:远东运动会决议之业余运动规则 | 第119-120页 |
附录九:上海市体育协进会章程 | 第120-122页 |
附录十: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业余运动规则 | 第122-124页 |
附录十一:民国上海的武术团体表 | 第124-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30页 |
后记 | 第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