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3页 |
·储氢材料研究的必要性 | 第10页 |
·储氢材料中氦行为的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稀土系LaNi_5储氢合金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储氢材料中氦行为的研究状况 | 第14-19页 |
·早期发展和~3He的用途 | 第14-15页 |
·现阶段的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19-23页 |
第二章 理论部分 | 第23-48页 |
·Thomas-Fermi模型 | 第24-26页 |
·Hohenberg-Kohn定理 | 第26-28页 |
·Kohn-Sham方程 | 第28-29页 |
·交换关联能泛函 | 第29-35页 |
·历史沿革 | 第29-31页 |
·分类简介 | 第31-34页 |
·交换相关泛函存在的问题 | 第34-35页 |
·研究方法与程序介绍 | 第35-48页 |
·全电子法和赝势法 | 第35-36页 |
·线性缀加平面波方法 | 第36-41页 |
·几种常用的程序 | 第41-42页 |
·WIEN2K程序介绍 | 第42-48页 |
第三章 LaNi_5体系中间相的理论研究 | 第48-59页 |
·测试k点的选取 | 第48-49页 |
·LaNi_5H_2的优化计算 | 第49-51页 |
·计算模型 | 第49页 |
·计算结果 | 第49-50页 |
·电子结构 | 第50-51页 |
·LaNi_5H_(3,4,5)的优化计算 | 第51-57页 |
·计算模型 | 第51-52页 |
·LaNi_5H_3的模型 | 第51页 |
·LaNi_5H_(4,5)的模型 | 第51-52页 |
·计算结果和讨论 | 第52-57页 |
·结构优化结果 | 第52-54页 |
·状态密度 | 第54-55页 |
·电子密度 | 第55-57页 |
·小结 | 第57-59页 |
第四章 氦对LaNi_5基储氢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59-79页 |
·LaNi_5He的理论计算 | 第59-65页 |
·He的占位模型 | 第59-60页 |
·结构优化结果 | 第60-61页 |
·间隙迁移曲线 | 第61-62页 |
·与LaNi_5H的态密度对比分析 | 第62-63页 |
·电荷密度和等势面的分析 | 第63-65页 |
·小结 | 第65页 |
·LaNi_5H_xHe_y(x=5,5.5;y=0.5,1)的理论计算 | 第65-71页 |
·LaNi_5H_6结构的优化 | 第65-66页 |
·LaNi_5H_(5.5.5)He_(0.5.1)模型的构建 | 第66-6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7页 |
·态密度分析 | 第67-69页 |
·电荷密度分析 | 第69-71页 |
·LaNi_5H_xHe_y(x=6,5.6;y=0.5,1)的理论计算 | 第71-76页 |
·LaNi_5H_7结构的优化 | 第71页 |
·构建LaNi_5H_(6.5.6)He_(0.5,1)的计算模型 | 第71-72页 |
·几何优化结果 | 第72页 |
·态密度分布 | 第72-74页 |
·电荷的空间分布 | 第74-76页 |
·小结 | 第76-79页 |
第五章 氦对LaNi_(4.5)Al_(0.5)氢化物性能的影响 | 第79-89页 |
·LaNi_(4.5)Al_(0.5)H_6氢化物的理论计算 | 第79-82页 |
·LaNi_(4.5)Al_(0.5)H_6氢化物的计算模型 | 第79-80页 |
·优化结果 | 第80-81页 |
·LaNi_(4.5)Al_(0.5)H_6态密度分析 | 第81-82页 |
·LaNi_(4.5)Al_(0.5)H_6电荷密度分析 | 第82页 |
·LaNi_(4.5)Al_(0.5)H_(5.5.5)He_(0.5.1)理论研究 | 第82-86页 |
·建模过程 | 第82-83页 |
·计算结果及分析讨论 | 第83-84页 |
·体系态密度分析 | 第84-85页 |
·价电子空间分布 | 第85-86页 |
·小结 | 第86-89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89-91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91-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