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低等级公路运行速度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7页 |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国外安全性评价现状 | 第14-15页 |
·国内安全性评价现状 | 第15-16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第16-17页 |
第2章 运行速度研究理论 | 第17-20页 |
·运行速度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 第17-18页 |
·运行速度概念 | 第17页 |
·运行速度的影响因素 | 第17-18页 |
·运行速度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运行速度评价的理论依据 | 第19-20页 |
·使用运行速度的合理性 | 第19页 |
·运行速度的规律性 | 第19-20页 |
第3章 山区低等级公路运行速度预测 | 第20-36页 |
·国内外研究背景 | 第20-21页 |
·国外研究背景 | 第20-21页 |
·国内研究背景 | 第21页 |
·基本运行速度 | 第21-32页 |
·运行速度段落划分 | 第21-22页 |
·直线段运行速度预测 | 第22-24页 |
·纵坡运行速度预测 | 第24-25页 |
·平曲线运行速度预测 | 第25-29页 |
·平纵结合运行速度预测模型 | 第29-31页 |
·桥隧段运行速度预测模型 | 第31-32页 |
·运行速度修正模型 | 第32-34页 |
·交通量修正 | 第32页 |
·大车混入率修正 | 第32-33页 |
·行车道修正 | 第33页 |
·平面视距修正 | 第33-34页 |
·气候条件修正 | 第34页 |
·交叉口修正 | 第34页 |
·实际运行速度模型 | 第34-36页 |
第4章 评价指标体系 | 第36-40页 |
·运行速度直接评价指标 | 第36-37页 |
·连续性指标 | 第36页 |
·速度差指标 | 第36-37页 |
·运行速度间接评价指标 | 第37-39页 |
·减速度指标 | 第37页 |
·平曲线半径 | 第37-38页 |
·最小直线长度 | 第38页 |
·超高 | 第38-39页 |
·评价指标应用说明 | 第39-40页 |
第5章 安全等级分级 | 第40-46页 |
·安全等级分级方法综述 | 第40-42页 |
·安全检查表分级法 | 第40-41页 |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 第41-42页 |
·本文采用的分级方法 | 第42-46页 |
·各影响权重系数分析 | 第42-44页 |
·标准化评价值分析 | 第44-45页 |
·加权平均分级法 | 第45-46页 |
第6章 实例分析 | 第46-57页 |
·运行速度段落划分 | 第46-47页 |
·基本运行速度计算 | 第47-48页 |
·实际运行速度计算 | 第48-49页 |
·行车安全性评价 | 第49-54页 |
·连续性指标评价 | 第49页 |
·速度差指标评价 | 第49-54页 |
·平曲线半径 | 第54页 |
·行车安全等级分级 | 第54-57页 |
结论与期望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