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氯有机物催化燃烧催化剂的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前言 | 第7-8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19页 |
| ·CVOC 净化技术概述 | 第8-9页 |
| ·CVOC 催化燃烧技术 | 第9-10页 |
| ·CVOC 催化剂体系 | 第10-15页 |
| ·贵金属催化剂 | 第10-11页 |
| ·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 第11-13页 |
| ·其他催化剂 | 第13-15页 |
| ·CVOC 催化氧化反应机理 | 第15-16页 |
| ·CVOC 催化剂的失活 | 第16-17页 |
| ·积炭失活 | 第16-17页 |
| ·中毒失活 | 第17页 |
| ·目前研究热点和存在问题 | 第17-18页 |
| ·本论文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19-30页 |
| ·引言 | 第19页 |
| ·实验方案设计 | 第19-20页 |
| ·实验药品与试剂 | 第20-21页 |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1-23页 |
| ·载体的制备和预处理 | 第21-22页 |
| ·湿法浸渍制备催化剂 | 第22-23页 |
| ·催化剂性能评价 | 第23-28页 |
| ·实验流程 | 第23-24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4-25页 |
| ·催化剂评价条件 | 第25页 |
| ·活性评价方法及指标 | 第25-26页 |
| ·选择性评价方法及指标 | 第26-28页 |
| ·稳定性评价方法与指标 | 第28页 |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28-30页 |
| ·BET 比表面的测定 | 第28页 |
| ·物相组成的测定(XRD) | 第28页 |
| ·程序升温还原(H2-TPR) | 第28页 |
| ·原位红外(In-situ IR) | 第28-29页 |
| ·拉曼(Raman) | 第29页 |
| ·环境扫描电镜能谱(SEM-EDS)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CVOC 催化剂活性规律考察 | 第30-50页 |
| ·引言 | 第30页 |
| ·催化剂活性评价结果与分析 | 第30-33页 |
| ·TiO_2 系列 | 第30-31页 |
| ·CZ 系列 | 第31-32页 |
| ·γ-Al_20_3 系列 | 第32-33页 |
| ·催化剂表征 | 第33-47页 |
| ·BET 比表面测定结果 | 第33页 |
| ·XRD 结果与分析 | 第33-37页 |
| ·TPR 结果与分析 | 第37-39页 |
| ·Raman 结果分析 | 第39-41页 |
| ·In-situ IR 结果与分析 | 第41-47页 |
| ·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因素 | 第47页 |
| ·催化剂性质的影响因素 | 第47-49页 |
| ·小结 | 第49-50页 |
| 第四章 优选催化剂的选择性和稳定性考察 | 第50-57页 |
| ·引言 | 第50页 |
| ·催化剂选择性评价结果与分析 | 第50-51页 |
| ·催化剂稳定性评价结果与分析 | 第51-52页 |
| ·催化剂表征结果与分析 | 第52-55页 |
| ·SEM-EDS 结果与分析 | 第52-53页 |
| ·拉曼(Raman)表征结果与分析 | 第53-55页 |
| ·催化剂对产物的选择性及其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第55-56页 |
| ·催化剂对产物选择性的影响因素 | 第55页 |
| ·催化剂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第55-56页 |
| ·小结 | 第56-57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8页 |
| ·结论 | 第57页 |
| ·展望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