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配位聚合物的发展与应用现状 | 第9-11页 |
1-1-1 配位聚合物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1-2 配位聚合物的应用现状 | 第11页 |
1-2 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及比较 | 第11-13页 |
1-2-1 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 第11-12页 |
1-2-2 配位聚合物合成方法的比较 | 第12-13页 |
1-3 配位聚合物的空间构型及影响因素 | 第13-18页 |
1-3-1 配位聚合物的空间构型 | 第13-16页 |
1-3-2 合成配位聚合物的影响因素 | 第16-18页 |
1-4 开展本课题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第19-23页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19-21页 |
2-1-1 实验试剂 | 第19-20页 |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20-21页 |
2-2 产品测试所用仪器及方法 | 第21-23页 |
2-2-1 配位聚合物结构的确定与性能表征 | 第21页 |
2-2-2 产品DPC的定量分析 | 第21-23页 |
第三章 以含氧、氮、硫有机物为混合配体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23-40页 |
3-1 前言 | 第2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23-25页 |
3-2-1 配位聚合物的合成 | 第23-2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25-39页 |
3-3-1 配位聚合物结构的测定与空间结构描述 | 第25-32页 |
3-3-2 配位聚合物的红外和差热-热重表征结果分析 | 第32-39页 |
3-4 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含对苯二甲酸或2,5-二溴对苯二甲酸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40-49页 |
4-1 前言 | 第40页 |
4-2 配位聚合物的合成 | 第40-42页 |
4-2-1 以对苯二甲酸为配体的配位聚合物{[Co_4(O)(C_8O_4O_4)_2·H_2O]·2H_2O}_n的合成 | 第40页 |
4-2-2 以2,5-二溴对苯二甲酸为配体配位聚合物的合成 | 第40-42页 |
4-3 配位聚合物的表征结果分析 | 第42-48页 |
4-3-1 配位聚合物的红外表征结果 | 第42-44页 |
4-3-2 配位聚合物的差热-热重结果分析 | 第44-45页 |
4-3-3 配位聚合物比表面积测试与结果分析 | 第45-48页 |
4-4 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把配位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 | 第49-54页 |
5-1 前言 | 第49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49-51页 |
5-2-1 钯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催化活性筛选 | 第49-50页 |
5-2-2 钯配位聚合物活性测试 | 第50-51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51-53页 |
5-3-1 钯配位聚合物 Pd(C_20_4)·0.5C_4H_8N_2表征结果分析 | 第51-52页 |
5-3-2 钯配位聚合物 Pd(C_20_4)·0.5C_4H_8N_2活性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52-53页 |
5-4 小结 | 第53-5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4-56页 |
6-1 结论 | 第54-55页 |
6-2 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附录 A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