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32页 |
第一节 课题来源 | 第13页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第13-15页 |
第三节 研究对象包含的范围与特征 | 第15-18页 |
·城市公共场所包含的范围 | 第15-16页 |
·人群聚集风险的研究范围与风险特征 | 第16-18页 |
第四节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8-27页 |
·试验研究 | 第19-20页 |
·理论及模型研究 | 第20-22页 |
·疏散模拟软件的研究 | 第22-24页 |
·城市公共场所风险分析方法的研究 | 第24-25页 |
·人群的管理和控制 | 第25-26页 |
·聚集人群心理学 | 第26-27页 |
第五节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7-28页 |
第六节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8-30页 |
第七节 研究成果的应用前景 | 第30-32页 |
第二章 聚集人群的心理学及行为研究 | 第32-53页 |
第一节 公共场所中的人群类型 | 第33-34页 |
第二节 影响个人行为的心理因素 | 第34-37页 |
·性格 | 第35-36页 |
·情绪 | 第36-37页 |
第三节 聚集人群的典型心理及行为特征 | 第37-39页 |
第四节 聚集人群的自组织行为及运动特征 | 第39-46页 |
·行人的运动特征 | 第40-42页 |
·公共场所中人群的形成及自组织行为 | 第42-46页 |
第五节 恐慌的理论研究及其对行为的影响 | 第46-49页 |
·恐慌的理论研究 | 第46-48页 |
·恐慌状态下人的行为表现 | 第48-49页 |
第六节 骚乱行为的理论研究骚乱者的心理状况 | 第49-52页 |
·骚乱行为的理论研究 | 第49-50页 |
·触发骚乱的因素 | 第50-51页 |
·骚乱者的心理状况 | 第51-52页 |
第七节 小结 | 第52-53页 |
第三章 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机制、伤亡后果及概率风险 | 第53-74页 |
第一节 拥挤踩踏事故发生的特征及PMCDT模型 | 第53-57页 |
·事故发生的特征 | 第53-54页 |
·PMCDT模型 | 第54-57页 |
第二节 人群拥挤踩踏事故后果分析 | 第57-65页 |
·人群受力分析 | 第57-62页 |
·拥挤事故持续时间与伤亡的关系 | 第62-63页 |
·恐慌对拥挤踩踏事故后果的影响 | 第63-65页 |
第三节 人群拥挤踩踏事故风险模型 | 第65-73页 |
·拥挤事故发生的概率分析 | 第65-67页 |
·拥挤踩踏事故的后果模型 | 第67-72页 |
·拥挤踩踏事故风险的确定 | 第72-73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73-74页 |
第四章 人群动力学特征与人群疏散安全关系 | 第74-109页 |
第一节 人群密度、速度及人流通过率的关系 | 第74-81页 |
·概念 | 第74-75页 |
·密度-速度关系 | 第75-78页 |
·密度-人流通过率关系 | 第78-81页 |
第二节 疏散通道堵塞及恢复过程的建模与分析 | 第81-91页 |
·密度-速度方程以及密度-人流通过率方程的建立 | 第83-86页 |
·初始人群密度对人群堵塞恢复过程的影响 | 第86-87页 |
·堵塞过程分析 | 第87-88页 |
·人群恢复运动的过程 | 第88-89页 |
·堵塞消失时间的确定 | 第89-90页 |
·小结 | 第90-91页 |
第三节 相向流对疏散通道疏散效率影响的模拟研究 | 第91-99页 |
·buildingEXODUS模拟软件的结构及特点 | 第91-93页 |
·模拟结果 | 第93-94页 |
·模拟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 第94-99页 |
·小结 | 第99页 |
第四节 建筑物出口安全设计的离散时间疏散模型 | 第99-109页 |
·DTEM疏散模型的建立 | 第100-104页 |
·案例研究 | 第104-108页 |
·小结 | 第108-109页 |
第五章 火灾疏散状态下聚集人群的风险 | 第109-132页 |
第一节 需要安全疏散时间和可用安全疏散时间的构成及特点 | 第109-113页 |
·需要安全疏散时间(RSET)的特点 | 第111-112页 |
·建筑类型对疏散时间各组成部分之间关系的影响 | 第112-113页 |
·可用安全疏散时间(ASET)的特点 | 第113页 |
第二节 RSET和ASET的概率分布及火灾幕景下的人员伤亡风险 | 第113-115页 |
·疏散准备时间及RSET的分布特征 | 第113-114页 |
·火灾幕景下的人员伤亡风险 | 第114-115页 |
第三节 案例分析 | 第115-130页 |
·建筑物中疏散人数(N)的确定 | 第115-116页 |
·火灾幕景设计 | 第116-119页 |
·不同火灾幕景下ASET的确定 | 第119-120页 |
·采用计算机模拟方法确定火灾幕景下的人群风险 | 第120-122页 |
·采用人群动力学试验确定火灾幕景下的人群风险 | 第122-128页 |
·疏散人群风险分析及风险减缓措施 | 第128-130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130-132页 |
第六章 密云拥挤踩踏事故案例分析 | 第132-150页 |
第一节 事故经过及原因分析 | 第133-139页 |
·事故经过 | 第133-134页 |
·原因分析 | 第134-139页 |
第二节 人群聚集过程的定量分析 | 第139-145页 |
·分析假设 | 第140-141页 |
·修正的群集理论及人群聚集过程的定量计算 | 第141-145页 |
·人群聚集过程的模拟 | 第145页 |
第三节 事故中的受力分析和受害者构成 | 第145-147页 |
第四节 应急救援过程 | 第147-148页 |
·应急救援的时刻表 | 第147-148页 |
·事故的善后处理 | 第148页 |
第五节 小结 | 第148-150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150-152页 |
一. 文章的主要创新点 | 第150-151页 |
二. 研究的不足之处及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151-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152-162页 |
致谢 | 第162-163页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63-1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