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3页 |
| ·中尺度暴雨和西南低涡研究的回顾 | 第7-11页 |
| ·中尺度暴雨的研究 | 第7-8页 |
| ·西南低涡的研究进展 | 第8-11页 |
| ·西南低涡的形成 | 第8页 |
| ·西南低涡的发展 | 第8-10页 |
| ·西南低涡的结构 | 第10页 |
| ·西南低涡的移动 | 第10-11页 |
| ·西南低涡造成的天气 | 第11页 |
| ·中尺度数值模式MM5 简介 | 第11-12页 |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重庆“9.5”特大暴雨过程的雨情、灾情及天气形势分析 | 第13-27页 |
| ·重庆“9.5”特大暴雨过程的雨情、灾情分析 | 第13-15页 |
| ·天气形势分析 | 第15-19页 |
| ·所用的资料 | 第15页 |
| ·高低空、中低纬天气形势分析 | 第15-19页 |
| ·大尺度物理量的诊断分析 | 第19-26页 |
| ·水汽的分析 | 第19-20页 |
| ·西南低涡初生阶段散度、涡度场及层结的分析 | 第20-24页 |
| ·湿位涡的分析 | 第24-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重庆“9.5”特大暴雨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27-39页 |
| ·模式方案介绍 | 第27页 |
| ·数值模拟结果 | 第27-30页 |
| ·降水的模拟结果与实况的对比 | 第27-28页 |
| ·形势场的模拟结果 | 第28-30页 |
| ·低涡结构的比较 | 第30页 |
| ·成熟期西南低涡的结构及演变 | 第30-37页 |
| ·涡度场水平分布 | 第30-32页 |
| ·涡度场时变分布 | 第32-33页 |
| ·涡度场经向剖面 | 第33页 |
| ·涡度场纬向剖面 | 第33-35页 |
| ·垂直运动 | 第35-36页 |
| ·流场特征 | 第36-37页 |
| ·湿位涡分析 | 第37-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四章 敏感性试验的研究 | 第39-46页 |
| ·敏感性试验方案 | 第39页 |
| ·敏感性试验结果 | 第39-45页 |
| ·滤除台风后的降雨量比较 | 第39-40页 |
| ·700 hPa 西南低涡的变化情况 | 第40-43页 |
| ·500 hPa 高度场的分析 | 第43-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6-48页 |
| ·主要结论 | 第46页 |
| ·讨论 | 第46-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 个人简介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