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1页 |
·研究的背景与目的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页 |
·研究框架与结构 | 第9-11页 |
2 DV 产生和发展的历程 | 第11-14页 |
·作为技术诞生的数码摄像机(Digital Video) | 第11-13页 |
·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 第13-14页 |
3 DV 文化及其产生 | 第14-23页 |
·文化、大众文化、高校校园文化 | 第14-19页 |
·什么是文化 | 第14页 |
·大众文化及传媒在大众文化形成中的作用 | 第14-18页 |
·高校校园文化 | 第18-19页 |
·校园DV 文化及其产生的文化背景 | 第19-23页 |
·校园DV 文化 | 第19页 |
·后现代文化背景下校园DV 文化诞生 | 第19-23页 |
4 重庆高校 DV 的文化精神、叙事特点及传播方式 | 第23-31页 |
·重庆高校DV 发展历程 | 第23-25页 |
·校园DV 的文化精神 | 第25-27页 |
·后现代弥散性自我 | 第26-27页 |
·反权威主义的个性化写作 | 第27页 |
·校园DV 的叙事特点 | 第27-29页 |
·边缘化的传播渠道 | 第29-31页 |
5 校园 DV 的话语障碍 | 第31-37页 |
·影像语法的缺失 | 第31-34页 |
·校园DV 的本体论 | 第31-32页 |
·影像语法的缺失 | 第32-34页 |
·个人话语表达和大众化模式化题材类型的尴尬 | 第34-36页 |
·其他问题 | 第36-37页 |
6 校园 DV,路在何方 | 第37-40页 |
·重视技术学习,突破题材模式 | 第37页 |
·与商业结合的问题 | 第37-38页 |
·校园 DV 必然要走向审查机制 | 第38-40页 |
7 结语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44-45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45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