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空间光通信大气信道模型研究及系统设计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自由空间光通信简介 | 第10-11页 |
·自由空间光通信的基本原理 | 第11页 |
·自由空间光通信的优势及前景 | 第11-14页 |
·自由空间光通信存在的问题 | 第14-16页 |
·自由空间光通信的应用 | 第16页 |
·自由空间光通信的发展及其现状 | 第16-18页 |
·论文选题的意义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激光在大气中的传输 | 第20-39页 |
·大气折射 | 第20页 |
·大气吸收 | 第20-25页 |
·大气的组成 | 第21-22页 |
·大气分子吸收 | 第22-25页 |
·大气散射 | 第25-29页 |
·分子散射 | 第25-27页 |
·微粒散射 | 第27-28页 |
·气溶胶散射 | 第28-29页 |
·大气湍流 | 第29-36页 |
·大气湍流基本特性及其参数定义 | 第29-33页 |
·大气湍流对激光传输的影响 | 第33-36页 |
·热晕 | 第36-39页 |
·热晕的基本方程 | 第36-39页 |
第三章 大气信道模型的建立及仿真 | 第39-46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39-43页 |
·模型的仿真 | 第43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3-46页 |
第四章 改善大气信道性能的技术手段 | 第46-50页 |
·自适应光学技术 | 第46页 |
·部分相干光传输技术 | 第46-48页 |
·多光束传输技术 | 第48-50页 |
第五章 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 | 第50-63页 |
·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的系统模型 | 第50页 |
·激光发射技术 | 第50-56页 |
·光源的选择 | 第50-55页 |
·光发射机设计 | 第55-56页 |
·激光接收技术 | 第56-59页 |
·光电探测器的选择 | 第56-57页 |
·PIN光电二极管的主要特性 | 第57-58页 |
·光接收机设计 | 第58-59页 |
·光学天线系统 | 第59-63页 |
·半导体激光器的发散角 | 第59-60页 |
·发射光学天线 | 第60-61页 |
·接收光学天线 | 第61-63页 |
第六章 系统的实验实现 | 第63-79页 |
·建立实验平台 | 第63-64页 |
·光电转换器的设计与制作 | 第64-68页 |
·光电介质转换芯片的选择 | 第64-65页 |
·ML6651芯片特点 | 第65-67页 |
·ML6651功能原理 | 第67页 |
·光电转换电路设计 | 第67-68页 |
·电源电路设计 | 第68页 |
·光收发器的设计与制作 | 第68-75页 |
·光收发器的功能框图 | 第68-69页 |
·光收发器发射电路设计 | 第69-72页 |
·光收发器接收电路设计 | 第72-75页 |
·PCB布线方案 | 第75页 |
·系统性能测试 | 第75-79页 |
结论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2-83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