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利益团体参与政策制定的比较研究
| 引言 | 第1页 |
| 1 公共政策与利益团体 | 第7-12页 |
| ·公共政策与政策制定 | 第7-8页 |
| ·利益团体概念的界定 | 第8-12页 |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8-10页 |
| ·本文对利益团体概念的界定 | 第10-11页 |
| ·中美利益团体的共性与不同 | 第11-12页 |
| 2 中美利益团体参与政策制定成熟度的比较 | 第12-21页 |
| ·中美利益团体的发展过程 | 第13-15页 |
| ·美国利益团体的发展 | 第13-14页 |
| ·中国利益团体的发展 | 第14-15页 |
| ·中美利益团体的数量和种类 | 第15-17页 |
| ·美国利益团体的数量和种类 | 第15-16页 |
| ·中国利益团体的数量和种类 | 第16-17页 |
| ·中美有关利益团体的法律 | 第17-18页 |
| ·美国对利益团体的立法 | 第17-18页 |
| ·中国对利益团体的立法 | 第18页 |
| ·中美利益团体成熟度差异的原因分析 | 第18-21页 |
| 3 中美利益团体参与政策制定方式的比较 | 第21-35页 |
| ·美国利益团体参与政策制定的方式 | 第21-26页 |
| ·内部游说 | 第22页 |
| ·外部游说 | 第22-24页 |
| ·影响选举 | 第24-25页 |
| ·法院诉讼 | 第25-26页 |
| ·中国利益团体参与政策制定的方式 | 第26-30页 |
| ·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参与政策制定 | 第27-28页 |
| ·通过政治协商会议参与政策制定 | 第28页 |
| ·通过行政部门参与政策制定 | 第28-29页 |
| ·通过大众传媒影响政策制定 | 第29页 |
| ·通过出席座谈会参与政策制定 | 第29-30页 |
| ·两国利益团体参与政策制定方式的比较分析 | 第30-32页 |
| ·两国利益团体参与政策制定的相同之处 | 第30页 |
| ·两国利益团体参与政策制定的相异之处 | 第30-32页 |
| ·两国利益团体参与政策制定方式差异的原因及启示 | 第32-35页 |
| ·两国利益团体参与政策制定方式差异的原因 | 第32-34页 |
| ·两国利益团体参与政策制定方式差异的启示 | 第34-35页 |
| 4. 中美利益团体与政策制定者互动的比较 | 第35-41页 |
| ·美国利益团体与政策制定者的互动 | 第35-37页 |
| ·中国利益团体与政策制定者的互动 | 第37-38页 |
| ·两国利益团体与政策制定者互动的比较分析 | 第38-40页 |
| ·两国利益团体与政策制定者互动比较的启示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 后记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