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米级Fe3O4磷吸附剂的制备和从污水中吸附回收磷的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 ·课题背景 | 第11-13页 |
| ·磷资源概况以及回收磷的必要性 | 第11-12页 |
| ·从污水中回收磷的可行性分析 | 第12-13页 |
| ·污水除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污水回收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磁场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16-18页 |
|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18-20页 |
|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8-19页 |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9-20页 |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第20-26页 |
| ·实验所需的药剂与仪器设备 | 第20-21页 |
| ·颗粒物表面性质及表面改性方法 | 第21-22页 |
| ·颗粒物的表面性质 | 第21-22页 |
| ·颗粒物的表面改性方法 | 第22页 |
| ·磷吸附剂的制备工艺 | 第22-24页 |
| ·吸附核的选择和吸附剂的制备思路 | 第22-23页 |
| ·磁性吸附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 第23-24页 |
| ·模拟含磷污水的配制以及试验中磷的测定 | 第24-26页 |
| ·模拟含磷污水的配制 | 第24页 |
| ·试验中磷含量的测定方法 | 第24-25页 |
| ·磷测定的标准曲线 | 第25-26页 |
| 第3章 微米级Fe_3O_4磷吸附剂制备研究 | 第26-35页 |
| ·实验准备 | 第26-27页 |
| ·前期实验成果 | 第26页 |
| ·确定磷吸附剂吸附性能的间歇试验方法 | 第26-27页 |
| ·改性酸种类对磷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27-28页 |
| ·单组分酸改性效果 | 第27页 |
| ·双组分酸改性效果 | 第27-28页 |
| ·制备条件对于磷吸附剂效果的影响 | 第28-34页 |
| ·优化制备参数的正交试验 | 第28-31页 |
| ·优化制备参数的单因素试验 | 第31-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4章 磷回收工艺研究 | 第35-53页 |
| ·磷吸附单元 | 第35-40页 |
| ·磷吸附单元的试验设计 | 第35页 |
| ·确定吸附参数的正交试验 | 第35-37页 |
| ·吸附参数优化单因素试验 | 第37-40页 |
| ·磷吸附单元设计 | 第40页 |
| ·泥水分离单元 | 第40-48页 |
| ·磁过滤装置的设计及改进 | 第41-45页 |
| ·重力沉降装置的设计思路与改进 | 第45-47页 |
| ·含磷污泥分离单元设计 | 第47-48页 |
| ·含磷污泥脱核单元 | 第48-50页 |
| ·磷浓缩单元 | 第50页 |
| ·磷纯化与回收单元 | 第50-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 第5章 微米级Fe_3O_4磷吸附剂吸附机理研究 | 第53-62页 |
| ·机理研究试验及结果分析 | 第53-54页 |
| ·改性对于吸附剂性能的影响 | 第53页 |
| ·含磷废水成分的影响 | 第53-54页 |
| ·磷吸附剂与吸附产物的表征 | 第54-58页 |
| ·扫描电镜(SEM)表征结果与分析 | 第54-56页 |
| ·X-射线衍射(XRD)表征结果与分析 | 第56-58页 |
| ·吸附过程试验研究 | 第58-61页 |
| ·动态吸附试验 | 第58页 |
| ·吸附等温试验 | 第58-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结论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69页 |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