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6页 |
·黄芪属植物简介 | 第9页 |
·本草学考证 | 第9-10页 |
·黄芪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化学成分 | 第11-12页 |
·黄芪甲苷测量和提取方法 | 第12页 |
·黄芪药理作用研究 | 第12-13页 |
·栽培技术 | 第13-14页 |
·育种和种内变异 | 第14-15页 |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15-16页 |
第一章 不同种植地及不同类型黄芪种子萌发特性 | 第16-30页 |
·材料 | 第16页 |
·实验地的自然状况 | 第16页 |
·方法 | 第16-1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7-30页 |
·不同种植地黄芪种子萌发特性 | 第17-22页 |
·不同类型黄芪种子萌发特性 | 第22-30页 |
第二章 不同种植地黄芪生物学性状及药材质量差异比较 | 第30-39页 |
·材料 | 第30页 |
·方法 | 第30-33页 |
·不同种植地土壤营养状况比较 | 第30页 |
·采样方法 | 第30-31页 |
·测试项目 | 第31-3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3-39页 |
·不同种植地黄芪地上部性状差异 | 第33-35页 |
·不同种植地黄芪地下部性状的差异 | 第35-37页 |
·不同种植地黄芪药材质量差异 | 第37-39页 |
第三章 不同类型黄芪生物学性状观测 | 第39-48页 |
·材料 | 第39页 |
·采样方法 | 第39页 |
·测试项目 | 第3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9-48页 |
·形态特征比较 | 第39-47页 |
·不同类型黄芪药材质量差异 | 第47-48页 |
第四章 不同类型黄芪生理参数的比较 | 第48-55页 |
·材料 | 第48页 |
·方法 | 第48页 |
·测试项目 | 第4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8-55页 |
·大气主要气候因子的日变化 | 第48-50页 |
·不同类型黄芪生理因子日变化的测定 | 第50-53页 |
·黄芪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因子分析 | 第53-5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5-59页 |
·黄芪种子萌发特性 | 第55-56页 |
·不同种植地黄芪生育学性状比较 | 第56页 |
·不同种植地黄芪的黄芪甲苷、水溶性浸出物、总灰分、酸不溶灰分含量的比较 | 第56-57页 |
·不同类型黄芪生育学性状不同 | 第57-58页 |
·不同类型黄芪生理参数不同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