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谱》与《白鹿原》之比较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7-10页 |
第一章 人物布局 | 第10-19页 |
第一节 人物布局相同之处 | 第10-11页 |
第二节 两部小说在人物布局的不同之处 | 第11-17页 |
·朱老忠与白嘉轩 | 第11-13页 |
·冯老兰与鹿子霖 | 第13-14页 |
·贾湘农与朱先生 | 第14-16页 |
·白鹿原里的拓展----黑娃与小娥 | 第16-17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17-19页 |
第二章 乡村生活图景的书写 | 第19-31页 |
第一节 乡村生活图景书写的相同之处 | 第19-24页 |
·丰富的日常生活描写 | 第19-20页 |
·细致的乡土风景描写 | 第20-22页 |
·精彩的民俗民情描写 | 第22-24页 |
第二节 乡村生活图景的不同点 | 第24-29页 |
·《红旗谱》中的意象分析 | 第24-25页 |
·《白鹿原》中意象分析 | 第25-29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乡村农民传统道德观、价值观 | 第31-45页 |
第一节 孝道 | 第31-36页 |
·《红旗谱》中对孝道所体现的层面 | 第32-33页 |
·《白鹿原》中对"孝道"所体现的层面 | 第33-36页 |
·《红旗谱》与《白鹿原》对"孝道"体现的同与不同 | 第36页 |
第二节 仁义 | 第36-42页 |
·《红旗谱》中的仁义道德 | 第37-38页 |
·《白鹿原》中的仁义道德 | 第38-41页 |
·《红旗谱》与《白鹿原》对仁义道德体现的不同之处 | 第41-42页 |
第三节 两部小说对传统道德的体现同中存异的原因 | 第42-45页 |
·《红旗谱》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梁斌的文学红色背景 | 第42-43页 |
·《白鹿原》的创作背景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