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坚志》报应故事所见南宋民众观念与基层社会
绪论 | 第1-17页 |
一、缘起 | 第9-11页 |
二、佛教的因果报应论与中国传统报应观的冲突与融合 | 第11-17页 |
第一节 忠孝观念 | 第17-24页 |
一、宋以前佛教的善恶之首-杀生与不杀生 | 第18-19页 |
二、两宋时善恶之首观念的变化 | 第19-20页 |
三、对不孝者的报应 | 第20-22页 |
四、对忠孝者的眷顾 | 第22-24页 |
小结 | 第24页 |
第二节 男女之情与女子地位 | 第24-32页 |
一、主角-神鬼精怪 | 第25-26页 |
二、生死相许 | 第26-27页 |
三、报应故事中的男男女女 | 第27-32页 |
小结 | 第32页 |
第三节 吏治 | 第32-38页 |
一、贪官污吏存在的民间基础 | 第33页 |
二、民众对贪官污吏的态度 | 第33-35页 |
三、报应不爽 | 第35-38页 |
四、善报好官 | 第38页 |
小结 | 第38页 |
第四节 贪财好利与商品经济的发展 | 第38-40页 |
一、贪财好利遭报 | 第39页 |
二、不贪得善报 | 第39-40页 |
小结 | 第40页 |
第五节 杀生食肉 | 第40-45页 |
一、杀生食肉遭报 | 第40-43页 |
二、报应故事反映的家族等级制度 | 第43页 |
三、仁慈之人的善报 | 第43-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六节 奢侈报与掠剩 | 第45-48页 |
一、奢侈报 | 第45-46页 |
二、掠剩 | 第46-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第七节 两种结果 | 第48-51页 |
一、不敬佛信佛遭恶报 | 第48-49页 |
二、信佛好处 | 第49-51页 |
小结 | 第51页 |
第八节 数量问题 | 第51-53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