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5页 |
·研究动机、目的及意义 | 第13-21页 |
·研究动机 | 第13-20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0-21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21-23页 |
·论文提纲 | 第23-25页 |
第二章 下一代Internet计算的研究:简要综述 | 第25-45页 |
·引言 | 第25-26页 |
·下一代Internet计算模式 | 第26-30页 |
·企业计算 | 第26-27页 |
·网格计算 | 第27-28页 |
·P2P计算 | 第28-29页 |
·普适计算 | 第29-30页 |
·自主计算 | 第30页 |
·自然启发的下一代Internet计算的研究方法 | 第30-39页 |
·自然生态系统启发的方法 | 第31-33页 |
·群体智能、突现计算、人工生命 | 第33-35页 |
·Agent技术 | 第35-37页 |
·复杂系统方法 | 第37-39页 |
·自然启发的下一代Internet计算的主要研究课题及其进展 | 第39-42页 |
·主要研究项目及其进展 | 第39-40页 |
·设计哲学、系统架构与应用 | 第40-42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42-44页 |
·自然启发的整体智能的理论基础 | 第42-43页 |
·自然启发的下一代Internet服务的关键计算模型 | 第43-44页 |
·自然启发的软件系统 | 第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三章 面向下一代Internet的生态网络平台的研究 | 第45-65页 |
·引言 | 第45-47页 |
·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些关键概念和原理 | 第47-49页 |
·生态网络平台的设计 | 第49-64页 |
·设计原则 | 第49-51页 |
·Agent的设计 | 第51-54页 |
·平台架构的设计 | 第54-57页 |
·支持无线计算环境的关键技术 | 第57-63页 |
·生态网络平台的软件特点 | 第63-64页 |
·小结 | 第64-65页 |
第四章 生态网络平台支持服务突现的通信机制研究 | 第65-85页 |
·引言 | 第65-66页 |
·生态网络平台的通信语言与传输机制 | 第66-74页 |
·Agent内部通信模块 | 第67页 |
·生态网络通信语言 | 第67-71页 |
·传输机制 | 第71-74页 |
·生态网络的交互协议及其实现 | 第74-83页 |
·生态网络的交互协议 | 第74-77页 |
·基于XML的生态网络交互协议实现 | 第77-83页 |
·通信机制的基本性能评价 | 第83-84页 |
·小结 | 第84-85页 |
第五章 一种受经济启发的服务突现的无中心控制机制 | 第85-99页 |
·引言 | 第85-88页 |
·信用卡启发的生态网络平台无中心控制方案 | 第88-91页 |
·生态网络平台信用卡的作用 | 第88-89页 |
·基于信用卡管理的无中心控制方案 | 第89-91页 |
·信用卡管理服务的设计和实现 | 第91-94页 |
·信用卡管理服务的构成 | 第91-92页 |
·基于工作流的信用卡管理服务的实现 | 第92-94页 |
·自适应分布式通知服务突现的实验 | 第94-97页 |
·仿真设置 | 第95-96页 |
·仿真结果 | 第96-97页 |
·小结 | 第97-99页 |
第六章 一种受人类社会网络启发的资源发现方法 | 第99-121页 |
·引言 | 第99-101页 |
·一种受社会网络启发的发现方法 | 第101-109页 |
·基于生态网络平台的广域资源发现框架 | 第101-102页 |
·一种受社会网络启发的资源发现方法 | 第102-109页 |
·仿真研究 | 第109-120页 |
·仿真设置 | 第109-113页 |
·仿真结果 | 第113-117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117-120页 |
·小结 | 第120-121页 |
第七章 生态网络中Agent的宏观迁移模型及其稳定性分析 | 第121-131页 |
·引言 | 第121-122页 |
·生态网络中的Agent迁移服务 | 第122-123页 |
·Agent的宏观迁移模型及其稳定性分析 | 第123-129页 |
·宏观迁移模型 | 第123-126页 |
·群落生境中Agent数目的宏观稳定分布 | 第126-128页 |
·Agent迁移率对其宏观稳定分布的影响 | 第128-129页 |
·小结 | 第129-131页 |
第八章 一种嵌入网格中间件的下一代Internet原型系统及其应用范例 | 第131-159页 |
·引言 | 第131-132页 |
·一种嵌入网格中间件的下一代Internet原型系统 | 第132-141页 |
·网格三层概念模型 | 第132-133页 |
·基于概念模型的原型系统架构 | 第133-135页 |
·与其它一些主要网格体系结构的比较 | 第135-137页 |
·网格中间件中的Agent | 第137-140页 |
·中间件的类自然生态系统的特点 | 第140-141页 |
·原型系统应用范例 | 第141-158页 |
·基于ENGM的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应用 | 第141-149页 |
·基于ENGM的生物信息学服务的应用 | 第149-158页 |
·小结 | 第158-159页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59-165页 |
·总结 | 第159-162页 |
·展望 | 第162-165页 |
参考文献 | 第165-179页 |
致谢 | 第179-181页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81-185页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参加的项目 | 第185-187页 |
附录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和荣誉称号 | 第1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