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8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0页 |
|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8-9页 |
| ·本文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9-10页 |
| 第二章 制定天津重型装备制造企业规划的理论依据 | 第10-17页 |
| ·核心竞争力与后发优势 | 第10-15页 |
| ·综述 | 第10-11页 |
| ·波特的“五力模型”与“三大战略” | 第11-12页 |
| ·后发优势理论 | 第12页 |
| ·技术创新 | 第12-13页 |
| ·价值链管理 | 第13-15页 |
| ·获得竞争优势的条件 | 第15-17页 |
| ·能最有效的满足顾客需求 | 第15页 |
| ·企业拥有独特的资源或资源束 | 第15-16页 |
| ·能够获得更高的利润率 | 第16-17页 |
| 第三章 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分析 | 第17-26页 |
| ·我国装备制造业面临的形势 | 第17-21页 |
| ·装备制造业现状不容乐观 | 第17-18页 |
| ·装备制造业存在五大问题 | 第18页 |
| ·装备制造业发展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 第18-19页 |
| ·装备制造业处在全球产业链的低端 | 第19页 |
| ·装备制造业的软肋是自主创新 | 第19-20页 |
| ·重机行业的现状 | 第20-21页 |
| ·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意义 | 第21-26页 |
| ·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脊梁 | 第22页 |
| ·振兴装备制造业是形势发展的需要 | 第22-23页 |
| ·振兴装备制造业关乎国家的荣辱兴衰 | 第23页 |
| ·振兴装备制造业将带动新型工业化发展 | 第23-24页 |
| ·振兴装备制造业将防止经济的“空心化” | 第24页 |
| ·振兴装备制造业将保障国际竞争力 | 第24-25页 |
| ·振兴装备制造业将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 第25页 |
| ·振兴装备制造业将推动其他产业发展 | 第25-26页 |
| 第四章 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道路选择 | 第26-39页 |
| ·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 第26-30页 |
| ·装备制造业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 第26-29页 |
| ·国有大企业是振兴装备制造业的中坚力量 | 第29页 |
| ·民营企业必将成为振兴装备制造业的生力军 | 第29-30页 |
| ·重型装备市场预测 | 第30-33页 |
| ·电站设备市场需求 | 第30页 |
| ·冶金设备市场需求 | 第30-31页 |
| ·石化设备市场需求 | 第31-32页 |
| ·船舶及船用柴油机市场需求 | 第32-33页 |
| ·大型铸锻件市场及行业动态 | 第33-35页 |
| ·大型铸锻件市场需求 | 第33-34页 |
| ·大型铸锻件行业动态 | 第34-35页 |
| ·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道路选择 | 第35-39页 |
| ·振兴装备制造业必须走学习—合作—竞争之路 | 第35-36页 |
| ·振兴装备制造业走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之路 | 第36-37页 |
| ·装备制造业要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 第37页 |
| ·装备制造业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 第37页 |
| ·振兴装备制造业要吸纳民营资本和外资的进入 | 第37-38页 |
| ·振兴装备制造业要重点突破 | 第38-39页 |
| 第五章 以振兴天津重型装备制造业为使命的THIC 发展目标及模式 | 第39-52页 |
| ·THIC 的企业基础条件 | 第39-43页 |
| ·企业基本情况 | 第39-41页 |
| ·企业竞争优势 | 第41-42页 |
| ·同业竞争,企业存在的问题 | 第42-43页 |
| ·THIC 企业的使命 | 第43-47页 |
| ·振兴天津重型装备制造业是THIC 的使命 | 第43-45页 |
| ·振兴天津重型装备制造的企业对策 | 第45-47页 |
| ·THIC 企业目标 | 第47-48页 |
| ·企业定位—做专、做大、做强 | 第47-48页 |
| ·企业规划期目标 | 第48页 |
| ·经营模式 | 第48-52页 |
| ·产业集群概述 | 第48-49页 |
| ·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第49页 |
| ·公司经营模式 | 第49-52页 |
| 第六章 THIC 发展战略的实施 | 第52-98页 |
| ·市场定位——做准市场 | 第52页 |
| ·市场领域 | 第52页 |
| ·产品定位——做专产品 | 第52页 |
| ·技术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做专产品,做大规模 | 第52-58页 |
| ·技术水平 | 第53页 |
| ·加大投改投入,提升生产能力——做大规模 | 第53-56页 |
| ·技术创新—做新技术 | 第56-58页 |
| ·强化资本运营,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源动力——做大企业 | 第58-60页 |
| ·资本运营的内涵 | 第58页 |
| ·产业集群内部构成各要素分析 | 第58-60页 |
| ·资本运营措施 | 第60页 |
| ·管理创新,增强推力——做强企业 | 第60-98页 |
| ·核心竞争力的打造 | 第60-64页 |
| ·建立健全现代化企业制度 | 第64-66页 |
| ·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组织职能体系 | 第66-67页 |
| ·经营人才,打造高效执行力的团队——做优团队 | 第67-87页 |
| ·强化运营管理,增强造血机能——实现效益 | 第87-94页 |
| ·实施以美誉度为核心的品牌战略——做响品牌 | 第94-98页 |
| 结束语 | 第98-99页 |
| 参考文献 | 第99-101页 |
| 致谢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