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绪论 | 第9-17页 |
·前言 | 第9-12页 |
·浮泥研究的历史回顾 | 第12-14页 |
·浮泥观测的主要仪器和技术 | 第12页 |
·浮泥的沉积和絮凝过程研究 | 第12-13页 |
·浮泥发育条件研究 | 第13-14页 |
·周期分析方法研究 | 第14-16页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6-17页 |
第二章、长江口北槽浮泥特性概述 | 第17-23页 |
·长江口北槽浮泥发育历史概要 | 第19页 |
·长江口北槽浮泥泥沙来源及供沙变化情况 | 第19-21页 |
·长江口北槽细颗粒泥沙与浮泥生成关系 | 第21页 |
·长江口北槽浮泥其他影响因子 | 第21-23页 |
第三章、长江口北槽浮泥重现期的经验特征函数与谱分析研究 | 第23-42页 |
·经验特征函数—谱分析的优势 | 第23-24页 |
·经验特征函数与谱分析基本原理 | 第24-28页 |
·经验特征函数计算: | 第24-27页 |
·谱分析法 | 第27-28页 |
·模型计算流程 | 第28-36页 |
·浮泥厚度原始数据处理 | 第28页 |
·计算过程 | 第28-36页 |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36-40页 |
·计算结果 | 第36-40页 |
·结果分析 | 第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四章、长江口北槽浮泥重现期分析与探讨 | 第42-57页 |
·长江口北槽浮泥特征函数模型结果分析 | 第42-50页 |
·全航道年内周期分析 | 第42-45页 |
·258#断面日周期分析 | 第45-50页 |
·特征函数影响因子探讨 | 第50-55页 |
·泥沙供给年内变化 | 第50页 |
·水温年内变化 | 第50-51页 |
·盐度年内变化 | 第51-53页 |
·潮汐月变化 | 第53页 |
·大小潮变化 | 第53-54页 |
·涨落潮日周期变化 | 第54-55页 |
·潮流加速度变化 | 第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五章、长江口北槽浮泥的发育演变探讨 | 第57-76页 |
·长江口北槽浮泥发育演变的动力条件 | 第57-61页 |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后流速流向条件 | 第57-60页 |
·滞留区变化影响 | 第60页 |
·潮流加速度变化 | 第60页 |
·台风作用 | 第60-61页 |
·长江口北槽浮泥发育演变的水温影响 | 第61-64页 |
·水温对细颗粒泥沙絮凝沉降的影响 | 第61-62页 |
·长江口水温的变化 | 第62-64页 |
·长江口北槽浮泥发育演变的盐度影响 | 第64-67页 |
·细颗粒泥沙絮凝最佳盐度 | 第64页 |
·大小潮盐度分布变化 | 第64-67页 |
·长江口北槽浮泥特点 | 第67-69页 |
·长江口北槽浮泥的厚度变化特点 | 第67页 |
·长江口浮泥规模变化分析 | 第67-69页 |
·浮泥的形成与消散机理 | 第69-74页 |
·浮泥的形成机理 | 第69-71页 |
·浮泥发育和消散过程 | 第71-73页 |
·今后浮泥发育的预期 | 第73-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六章、总结和建议 | 第76-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