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光波通信、激光通信论文

EPON上行带宽分配算法研究及系统的硬件实现

第一章 绪论第1-13页
 §1.1 引言第8-9页
 §1.2 光接入网第9-11页
  §1.2.1 光接入网的基本含义第9-10页
  §1.2.2 以太无源光网络第10-11页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1-13页
第二章 EPON接入技术第13-29页
 §2.1 EPON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第13-16页
  §2.1.1 EPON的拓扑结构、组成和功能第13-15页
  §2.1.2 EPON的工作原理第15-16页
 §2.2 多点控制协议(MPCP)的内涵第16-19页
 §2.3 EPON的关键技术第19-27页
  §2.3.1 同步、测距和时延补偿机制第19-21页
  §2.3.2 ONU的自动识别机制第21-23页
  §2.3.3 兼容性解决方案第23-25页
  §2.3.4 保密性和安全性解决方案第25-26页
  §2.3.5 目前的技术难点第26-27页
 §2.4 EPON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第27-29页
第三章 EPON的上行带宽分配第29-43页
 §3.1 与带宽分配相关的业务协议第29-32页
  §3.1.1 业务分类(CoS)与分化业务(DiffServ)协议第29-31页
  §3.1.2 用户等级协议(SLA)与QoS的关联第31-32页
 §3.2 EPON系统的轮询机制第32-34页
 §3.3 带宽分配的基本策略第34-36页
 §3.4 多业务管理策略第36-40页
  §3.4.1 Inter-ONU与Intra-ONU层状管理策略第36-37页
  §3.4.2 优先级队列调度方案第37-38页
  §3.4.3 Light load penalty现象第38-40页
 §3.5 未填满时隙残余与HOL阻塞帧现象第40-41页
 §3.6 EPON系统的公平性原则第41-43页
第四章 轮询周期受限的双级动态带宽分配方案(TDBA)设计第43-59页
 §4.1 周期受限的间插轮询机制第43-44页
 §4.2 TDBA的方案设计第44-47页
  §4.2.1 控制帧的格式设计第44-45页
  §4.2.2 带宽分配策略和多业务管理第45-47页
  §4.2.3 TDBA的设计优点第47页
 §4.3 新建EPON带宽分配通用模型第47-51页
  §4.3.1 Network通用模型第48-49页
  §4.3.2 Node通用模型第49-50页
  §4.3.3 Processor通用模型第50-51页
 §4.4 仿真结果和分析第51-59页
  §4.4.1 优先级调度机制的特性研究第51-54页
  §4.4.2 两级带宽分配的性能评估第54-57页
  §4.4.3 周期下限对带宽分配的影响研究第57-58页
  §4.4.4 小结第58-59页
第五章 多标准下的多请求动态带宽分配方案(MRDC)设计第59-68页
 §5.1 引言第59页
 §5.2 MRDC轮询机制第59-61页
  §5.2.1 轮询影响因素第59-60页
  §5.2.2 不完全集中授权的轮询机制第60-61页
 §5.3 MRDC带宽分配方案设计第61-65页
  §5.3.1 控制帧格式设计第61-63页
  §5.3.2 ONU的五类门限请求第63-64页
  §5.3.3 OLT的循环授权策略第64-65页
 §5.4 MRDC的关键问题第65-66页
 §5.5 小结第66-68页
第六章 EPON的系统实现第68-79页
 §6.1 EPON的整体方案设计第68-69页
 §6.2 模块实现和器件选择第69-74页
  §6.2.1 计算机接口模块第69-71页
  §6.2.2 数据处理和时序控制模块第71-72页
  §6.2.3 数据缓冲模块第72-73页
  §6.2.4 串并/并串转换模块第73-74页
  §6.2.5 光收发模块第74页
 §6.3 电路连接和调试第74-79页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2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82-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模式生物斑马鱼在放射生物学实验研究中的应用
下一篇:Web环境下基于Ontology的空间信息查询检索机制研究--以艾滋病空间信息检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