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9页 |
第一章 张栻的散传特色 | 第9-15页 |
一、歌颂忠臣贤吏的英雄主题 | 第9-12页 |
二、营造大气平实的独特风格 | 第12-15页 |
第二章 朱熹的散传特色 | 第15-22页 |
一、扩大行状碑铭的写作内容 | 第16-18页 |
二、强化妇女墓志的思想主题 | 第18-19页 |
三、加强细节材料的艺术处理 | 第19-22页 |
第三章 吕祖谦的散传特色 | 第22-29页 |
一、融入灵活古雅的文学笔法 | 第23-26页 |
二、塑造形象鲜明的人物类型 | 第26-29页 |
第四章 “东南三贤”散传特色之成因 | 第29-35页 |
一、社会意识之于“东南三贤”散传创作的影响 | 第29-32页 |
二、文学传统之于“东南三贤”散传创作的影响 | 第32-33页 |
三、理学思想之于“东南三贤”散传创作的影响 | 第33-35页 |
余论 “东南三贤”散传之影响 | 第35-39页 |
注释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4-45页 |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45页 |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