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紫薇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16页 |
1.1 前言 | 第7-9页 |
1.1.1 紫薇的起源与栽培历史 | 第7-8页 |
1.1.2 形态学特征 | 第8页 |
1.1.3 观赏特征及园林用途 | 第8-9页 |
1.2 品种分类 | 第9-10页 |
1.3 主要研究方向 | 第10-12页 |
1.3.1 国外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3.2 国内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4 古老紫薇资源 | 第12-13页 |
1.5 存在问题 | 第13页 |
1.6 实验设计 | 第13-16页 |
1.6.1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 | 第13-14页 |
1.6.2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页 |
1.6.3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1.6.4 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2. 树姿变异紫薇“新品种”选育的研究 | 第16-36页 |
2.1 选育的思路与方法 | 第16-18页 |
2.1.1 国产传统名花国际化和世界名花国产化 | 第16页 |
2.1.2 优良品种选育的方法 | 第16-17页 |
2.1.3 优良品种选育的标准 | 第17-18页 |
2.2 选育过程的基础性研究 | 第18-29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18-21页 |
2.2.2 实验方法 | 第21-23页 |
2.2.2.1 播种量的计算 | 第21页 |
2.2.2.2 播种方法 | 第21页 |
2.2.2.3 扦插方法 | 第21-22页 |
2.2.2.4 养护、观察 | 第22-23页 |
2.2.3 结果与分析 | 第23-29页 |
2.2.3.1 冷藏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第23-24页 |
2.2.3.2 不同播种基质和播种方式下的发芽率比较 | 第24-25页 |
2.2.3.3 光照条件对开花的影响 | 第25-27页 |
2.2.3.4 激素处理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 第27-29页 |
2.3 优良品种选育结果与分析 | 第29-35页 |
2.3.1 选育结果 | 第29-34页 |
2.3.2 选育出待定新品种评价 | 第34-35页 |
2.4 讨论与小结 | 第35-36页 |
3. 树姿变异紫薇在园林中的应用 | 第36-41页 |
3.1 紫薇的美学价值 | 第36-38页 |
3.1.1 姿态美 | 第36页 |
3.1.2 季相美 | 第36页 |
3.1.3 意境美 | 第36-38页 |
3.2 应用形式 | 第38-41页 |
3.2.1 丛生型的应用 | 第38-40页 |
3.2.2 直干品种当作行道树用 | 第40-41页 |
3.3 讨论与小结 | 第41页 |
4. 野生古老紫薇调查 | 第41-45页 |
4.1 调查地点、内容及方法 | 第42页 |
4.2 调查结果 | 第42-44页 |
4.2.1 紫薇生长情况 | 第42-44页 |
4.2.2 保护情况 | 第44页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44-45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45-47页 |
5.1 结论 | 第45-46页 |
5.2 讨论 | 第46-47页 |
附表1 树姿变异紫薇株选百分制评选表 | 第47-48页 |
附表2 树姿变异紫薇品种性状记载表 | 第48-49页 |
附表3 2004年播种得到各品种后代的株型、花期、花色 | 第49-51页 |
附表4 当选“待定”品种评分细项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导师简介 | 第56-57页 |
个人简介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