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odotron型加速器的动力学研究
第1章 引言 | 第1-16页 |
·课题目的和应用背景 | 第7页 |
·辐照工业简介 | 第7-10页 |
·Rhodotron 型加速器概述 | 第10-11页 |
·最新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韩国的Fantron-Ⅰ | 第11-13页 |
·日本的Ridgetron | 第13-14页 |
·论文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Rhodotron 系统介绍 | 第16-24页 |
·基本工作原理 | 第16-17页 |
·Rhodotron 系统结构分析 | 第17-24页 |
·电子枪 | 第18-19页 |
·微波系统 | 第19-20页 |
·加速系统 | 第20-21页 |
·束流传输系统 | 第21-22页 |
·其他辅助系统 | 第22-24页 |
第3章 Rhodotron 的加速原理及物理设计 | 第24-44页 |
·Rhodotron 的加速原理 | 第24-27页 |
·Rhodotron 的物理设计 | 第27-35页 |
·同步条件 | 第27-29页 |
·加速区域 | 第29-32页 |
·偏转区域 | 第32-35页 |
·Rhodotron 的动力学过程 | 第35-44页 |
·同步加速 | 第35-37页 |
·纵向运动 | 第37-40页 |
·横向运动 | 第40-44页 |
第4章 Rhodotron 动力学模拟计算与分析 | 第44-76页 |
·动力学模拟计算 | 第44-53页 |
·初始参量的选择 | 第45-49页 |
·纵向加速过程模拟 | 第49-53页 |
·Rhodotron 的束流聚焦 | 第53-69页 |
·螺线管磁透镜的聚焦作用 | 第53-55页 |
·谐振腔RF 场的聚焦作用 | 第55-62页 |
·偏转磁铁的聚焦作用 | 第62-68页 |
·空间电荷力的作用 | 第68-69页 |
·Rhodotron 的工作特性 | 第69-72页 |
·频率特性 | 第69页 |
·功率特性 | 第69页 |
·注入电压特性 | 第69-71页 |
·束流负载特性 | 第71页 |
·束流损耗分布 | 第71-72页 |
·高阶模式的影响 | 第72-73页 |
·动力学模拟计算总结 | 第73-76页 |
第5章 结论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致谢与声明 | 第80-81页 |
附录A | 第81-82页 |
附录B | 第82-8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