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9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论文选题及其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什么是一体化联合作战 | 第9页 |
·一体化联合作战的基本特征 | 第9-10页 |
·一体化联合作战网络信息传输面临的问题 | 第10-11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1-13页 |
2 PKI 基础技术 | 第13-22页 |
·加密体制 | 第13-15页 |
·对称密钥体制 | 第13-14页 |
·公开密钥体制 | 第14-15页 |
·混合密钥加密技术 | 第15页 |
·消息摘要函数 | 第15-16页 |
·数字签名与数字信封 | 第16-18页 |
·数字签名 | 第16-18页 |
·数字信封 | 第18页 |
·数字证书 | 第18-21页 |
·数字证书定义 | 第18-19页 |
·数字证书类型 | 第19页 |
·数字证书结构 | 第19-21页 |
·小结 | 第21-22页 |
3 PKI 安全体系 | 第22-33页 |
·PKI 的定义 | 第22页 |
·PKI 的核心服务 | 第22-23页 |
·PKI 的构成组件 | 第23-24页 |
·PKI 的实体模型 | 第24-25页 |
·PKI 的信任结构 | 第25页 |
·PKI 的相关安全协议 | 第25-30页 |
·SSL 安全协议(Secure Sockets Layer) | 第25-26页 |
·SET 安全协议(Secure Electronic Transactions) | 第26-29页 |
·IPSEC 协议(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 | 第29-30页 |
·PKI 的相关标准 | 第30-31页 |
·小结 | 第31-33页 |
4 PKI 技术核心-CA 认证中心 | 第33-41页 |
·认证中心的定义 | 第33页 |
·认证中心的实体结构 | 第33-34页 |
·认证中心的职能 | 第34-36页 |
·认证中心的证书作废机制 | 第36-40页 |
·CRL 结构 | 第36-37页 |
·周期发布机制 | 第37-38页 |
·在线查询机制 | 第38-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5 信息安全传输系统的设计 | 第41-48页 |
·模型的体系结构 | 第41-43页 |
·模型安全功能所在的网络层次 | 第43-44页 |
·模型工作流程 | 第44-48页 |
·双方公钥的获得 | 第44-45页 |
·安全连接的建立 | 第45-46页 |
·数据传输 | 第46-48页 |
6 模型的实现 | 第48-52页 |
·模型安全体制中的主要算法原理 | 第48-49页 |
·数据通信的实现 | 第49-50页 |
·密钥管理的实现 | 第50-52页 |
7 模型特点 | 第52-54页 |
8 网络信息安全展望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58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