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15页 |
| ·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国内外学者对虚拟经济与泡沫经济的研究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 ·中国国内学者对虚拟经济与泡沫经济机制的研究 | 第11-12页 |
| ·国外学者对虚拟经济与泡沫经济机制的研究 | 第12-14页 |
|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2 虚拟资本与虚拟经济 | 第15-25页 |
| ·虚拟资本 | 第15-16页 |
| ·虚拟资本的由来 | 第15页 |
| ·虚拟资本概念的界定 | 第15-16页 |
| ·虚拟经济 | 第16-25页 |
| ·虚拟经济的含义 | 第16页 |
| ·“虚拟经济”概念的界定 | 第16-18页 |
| ·虚拟经济的历史发展形态 | 第18-19页 |
| ·我国经济虚拟化趋势测度 | 第19-21页 |
|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辨证关系 | 第21页 |
|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互作用的机制 | 第21-25页 |
| 3 泡沫经济 | 第25-35页 |
| ·“泡沫经济理论”模型 | 第25-26页 |
| ·资产价格理论模型 | 第25-26页 |
| ·影响资产价格的因素与资产价格“泡沫”的描述 | 第26页 |
| ·经济泡沫与泡沫经济的含义 | 第26-27页 |
| ·泡沫经济的复杂性 | 第27-28页 |
| ·泡沫经济一些观点的界定与比较 | 第28-29页 |
| ·泡沫经济与虚拟经济的混同 | 第28页 |
| ·泡沫经济与经济泡沫(或泡沫)的混同 | 第28-29页 |
| ·泡沫经济与经济增长和经济危机的混同 | 第29页 |
| ·生成泡沫经济的制度基础 | 第29-30页 |
| ·货币制度的发展 | 第29-30页 |
| ·信用制度的发展 | 第30页 |
| ·证券和证券交易制度 | 第30页 |
| ·金融自由化 | 第30页 |
| ·生成泡沫经济的物质基础 | 第30-31页 |
| ·经济的周期波动 | 第30页 |
| ·实体经济的虚拟化 | 第30-31页 |
| ·实体经济内在结构的失衡 | 第31页 |
| ·生成泡沫经济的社会基础 | 第31-32页 |
| ·预期的过分乐观 | 第31页 |
| ·盲目的从众行为 | 第31-32页 |
| ·专业投机者的投机活动 | 第32页 |
| ·泡沫经济的泡沫化指数分析 | 第32-35页 |
| 4 虚拟经济模式下泡沫经济的产生机制 | 第35-47页 |
| ·泡沫经济产生机制根本成因方面分析 | 第35-38页 |
| ·投机 | 第35-36页 |
| ·预期 | 第36-38页 |
| ·泡沫经济产生的机制环境方面分析 | 第38-41页 |
| ·金融全球一体化和自由化以及跨国游资大量出现 | 第38-40页 |
| ·信息迅速、广泛的传播和交易手段的便利 | 第40-41页 |
| ·泡沫经济产生的制度方面分析 | 第41-43页 |
| ·经济环境变化导致泡沫 | 第41页 |
| ·经济规范失衡导致泡沫 | 第41-43页 |
| ·泡沫经济产生的金融市场方面分析 | 第43-47页 |
| 5 现阶段房地产泡沫的争论 | 第47-53页 |
| ·房地产泡沫的含义及成因 | 第47-49页 |
| ·房地产泡沫的含义 | 第47-48页 |
| ·房地产泡沫的成因 | 第48-49页 |
| ·现阶段房地产泡沫的争论 | 第49-53页 |
| 6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中泡沫经济防范的政策建议 | 第53-57页 |
| ·支持虚拟经济适度发展 | 第53-54页 |
| ·应高度重视虚拟资产和实物资产的平衡 | 第54页 |
| ·建立虚拟经济的预警指标体系 | 第54-55页 |
| ·强化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泡沫经济风险 | 第55页 |
| ·注重利用税收杠杆等财政政策的配合 | 第55-57页 |
| 7 研究总结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63页 |
| 独创性声明 | 第63页 |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