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钢3~#机大方坯连铸中间包流场研究与应用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20页 |
·连续铸钢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 第8-9页 |
·国外连铸技术的发展 | 第8-9页 |
·我国连铸发展概况 | 第9页 |
·中间包作用及功能 | 第9-10页 |
·中间包的作用 | 第10页 |
·中间包的冶金功能 | 第10页 |
·多流中间包内钢液流动行为模拟方法 | 第10-19页 |
·多流中间包内钢液流动行为物理模拟 | 第11-15页 |
·多流中间包内钢液流动行为数值模拟 | 第15-19页 |
·本课题来源及主要任务 | 第19-20页 |
2 中间包内钢液流动行为的数理模拟研究 | 第20-37页 |
·水力学物理模拟 | 第20-28页 |
·实验装置 | 第20-21页 |
·实验研究方法 | 第21-24页 |
·实验结果数据处理及软件 | 第24-26页 |
·实验方案及内容 | 第26-28页 |
·数值模拟 | 第28-36页 |
·数学模型的基本方程 | 第28-29页 |
·控制数学模型基本方程的边界条件 | 第29-32页 |
·计算方法 | 第32页 |
·FLUENT软件简介 | 第32-34页 |
·有限体积法简介 | 第34-35页 |
·计算内容及条件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3 中间包内钢液流动物理模拟结果与讨论 | 第37-47页 |
·停留时间分析 | 第37-38页 |
·流动模式分析 | 第38页 |
·温度测量结果分析 | 第38-39页 |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第39-40页 |
·优化控流装置对中间包流场的影响 | 第40-44页 |
·常规拉速下实验结果对比 | 第40-41页 |
·高拉速下实验结果对比 | 第41-42页 |
·中间包内夹杂物去除效果比较 | 第42页 |
·中间包流场比较 | 第42-44页 |
·中间最终挡墙设计方案的确定 | 第44-45页 |
·中间包工作参数设定 | 第45-46页 |
·起旋高度的确定 | 第45页 |
·中间包换包液位的确定 | 第45-46页 |
·中间包工作液位的确定 | 第46页 |
·中间包水模研究小结 | 第46-47页 |
4 中间包内钢液流动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47-54页 |
·中间包内三维流场计算结果分析 | 第47-49页 |
·中间包内代表截面流场计算结果分析 | 第49-52页 |
·中间包挡墙模拟结果比较 | 第52页 |
·中间包内无控流装置 | 第52页 |
·中间包内设置原控流装置 | 第52页 |
·中间包内设置挡渣墙 | 第52页 |
·中间包内流场计算结果小结 | 第52-54页 |
5 结论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附页 | 第60-63页 |
附录 | 第63-64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64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