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无权处分概论 | 第1-17页 |
(一) 无权处分的历史渊源 | 第8-9页 |
(二) 大陆法系主要国家或地区对无权处分的不同规定 | 第9-12页 |
(三) 无权处分概念探析 | 第12-17页 |
1. 不同物权变动模式下的无权处分 | 第12-14页 |
2. 无权处分的构成要件 | 第14-16页 |
3. 无权处分的分类 | 第16-17页 |
二、无权处分的理论分析 | 第17-30页 |
(一) 无权处分中的意思自治 | 第17-20页 |
(二) 无权处分中的法律行为 | 第20-22页 |
(三) 与无权处分相关的所有权和占有 | 第22-25页 |
(四) 无权处分中的债权请求权 | 第25-27页 |
(五) 无权处分中的利益衡量 | 第27-30页 |
三、无权处分与民法中的相关制度 | 第30-33页 |
(一) 无权处分与即时取得 | 第30-31页 |
(二) 无权处分与不当得利 | 第31页 |
(三) 无权处分与权利瑕疵担保 | 第31-32页 |
(四) 无权处分与无因管理 | 第32-33页 |
四、我国的无权处分评析 | 第33-38页 |
(一) 我国学者针对《合同法》第51条的不同观点 | 第34-35页 |
1. 完全无效说 | 第34页 |
2. 效力待定说 | 第34页 |
3. 效力未定,但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说 | 第34页 |
4. 完全有效说 | 第34-35页 |
(二) 对于我国学者主张的各种效力说的评析 | 第35-36页 |
(三) 如何合理解释我国合同法第51条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