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0页 |
一、国有股权转让之主体涵义及主体问题的提出 | 第10-13页 |
(一) 国有股权转让之主体及与其相关的几个概念 | 第10-12页 |
1、国有股及国有股权的概念 | 第10-11页 |
2、国有股权转让及相关概念 | 第11-12页 |
3、国有股权转让之主体概念 | 第12页 |
(二) 国有股权转让之主体法律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1、出资人缺位造成出让人不明 | 第12页 |
2、受让主体多元化,缺少法律规制 | 第12-13页 |
3、缺少流通股股东权益保护机制 | 第13页 |
二、国有股权转让之出让主体法律分析 | 第13-18页 |
(一) 国有控股公司概念、特征及意义 | 第14-15页 |
1、国有控股公司的概念 | 第14页 |
2、国有控股公司的特征 | 第14-15页 |
3、国有控股公司的意义 | 第15页 |
(二) 国有控股公司在国有股权转让中的法律地位 | 第15-16页 |
1、国有控股公司与政府的关系 | 第15-16页 |
2、国有控股公司与被投资企业的关系 | 第16页 |
(三) 国有控股公司的组建 | 第16-18页 |
1、行业主管部门改组为国有控股公司 | 第16-17页 |
2、行业性总公司改组为国有控股公司 | 第17页 |
3、集中国有股权组建国有控股公司 | 第17页 |
4、集团公司改组为国有控股公司 | 第17-18页 |
小结 | 第18页 |
三、国有股权转让之受让主体法律分析 | 第18-34页 |
(一) 被投资公司作为国有股权受让主体法律分析 | 第19-22页 |
1、被投资公司作为受让主体的意义 | 第19页 |
2、公司法对被投资公司作为受让主体的规定 | 第19-20页 |
3、国外关于公司受让股权的立法 | 第20-21页 |
4、被投资公司作为国有股权受让主体的立法完善 | 第21-22页 |
(二) 被控股公司职工作为国有股权受让主体法律分析 | 第22-27页 |
1、职工作为国有股权受让主体的意义 | 第22-24页 |
2、职工作为国有股权受让主体的法律障碍 | 第24-25页 |
3、国外职工受让股权的立法 | 第25-27页 |
4、职工作为国有股权受让主体的立法完善 | 第27页 |
(三) 外资作为国有股权受让主体的法律分析 | 第27-33页 |
1、外资作为国有股权受让主体的提出 | 第27-28页 |
2、外资作为国有股权受让主体的必要性 | 第28-29页 |
3、关于控股权的几个误区 | 第29-31页 |
4、外资受让国有股权的法律环境 | 第31-33页 |
5、现行法律的不足及其完善 | 第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四、国有股权转让之相关利益主体法律分析 | 第34-41页 |
(一) 国有股权转让中流通股股东权益保护的提出 | 第34-35页 |
1、保护流通股股东权益的必要性 | 第34页 |
2、国有股权转让中流通股股东权益易受侵害的原因分析 | 第34-35页 |
(二) 国有股权转让中流通股股东权益保护的法律环境 | 第35-41页 |
1、与流通股股东权益保护相关的法律规定 | 第35-36页 |
2、确立累积投票制的法律设想 | 第36-38页 |
3、利用网络召开股东大会的法律设想 | 第38-39页 |
4、建立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法律设想 | 第39-41页 |
小结 | 第41页 |
五、国有股权转让之监督主体 | 第41-45页 |
(一) 国资委 | 第41-42页 |
1、国资委的定位 | 第41-42页 |
2、国资委的职能界定 | 第42页 |
(二) 证监会 | 第42-43页 |
1、证监会关于国有股权转让的相关法律规定 | 第43页 |
2、证监会在国有股权转让中的职能界定 | 第43页 |
小结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