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0页 |
上篇: 私有财产权行政法保护的法理基础及宪政基础 | 第10-26页 |
一、私有财产权行政法保护的法理基础 | 第10-20页 |
(一) 财产、财产权及私有财产权 | 第10-12页 |
1、财产和财产权 | 第10-11页 |
2、私有财产权 | 第11-12页 |
(二) 私有财产权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 第12-14页 |
(三) 在私有财产权问题上的主要理论观点 | 第14-18页 |
1、自然法视野中的财产权理论 | 第14-15页 |
2、劳动创造财产权的理论 | 第15-16页 |
3、否定私有财产权的公有制财产理论 | 第16-17页 |
4、马克思主义的财产权理论 | 第17-18页 |
(四) 私有财产权的形态变迁 | 第18-20页 |
1、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 | 第18页 |
2、资本主义社会 | 第18-19页 |
3、我国社会财产权制度的变迁 | 第19-20页 |
二、私有财产权行政法保护的宪政基础 | 第20-26页 |
(一) 私有财产权的宪法含义及宪政意义 | 第20-21页 |
1、宪法含义 | 第20页 |
2、宪政意义 | 第20-21页 |
(二) 中国宪法有关私有财产权问题的历史回顾 | 第21-23页 |
(三) 第四次修宪对私有财产权行政法保护提出的挑战 | 第23-26页 |
下篇: 私有财产权行政法保护的理性分析和制度建构 | 第26-51页 |
一、私有财产权行政法保护的理性分析 | 第26-38页 |
(一) 私有财产权在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 | 第26-31页 |
1、私有财产权的迅速发展 | 第26-27页 |
2、面临的问题 | 第27-31页 |
(二) 对私有财产权法律保护的意义 | 第31-34页 |
1、私有财产权与公民的自由和权利的实现 | 第31-32页 |
2、私有财产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 第32-33页 |
3、私有财产权与国家的法治建设 | 第33页 |
4、私有财产权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 | 第33-34页 |
(三) 行政法及其对私有财产权保护的特点 | 第34-38页 |
1、行政法与行政权力 | 第34-35页 |
2、行政权力的扩张构成对私有财产权的最大侵害 | 第35-37页 |
3、行政法对私有财产权保护的特点 | 第37-38页 |
二、私有财产权行政法保护的制度建构及完善 | 第38-51页 |
(一) 关于私有财产权的产权界定立法 | 第38-40页 |
(二) 健全对私有财产征收征用的行政补偿制度 | 第40-46页 |
1、科学的界定公共利益 | 第41-43页 |
2、明确补偿的范围 | 第43-44页 |
3、确定公平补偿标准 | 第44-45页 |
4、建立正当程序 | 第45-46页 |
5、进一步加强行政救济 | 第46页 |
(三) 完善私有财产遭非法侵害的行政赔偿制度 | 第46-51页 |
1、完善赔偿内容 | 第47页 |
2、扩大赔偿范围 | 第47-50页 |
3、拓宽归责原则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