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思维科学论文

创造性思维主体的建构与提升

引言第1-8页
1 创造性思维主体的内涵第8-13页
 1.1 创造性思维的含义和特征第8-9页
  1.1.1 创造性思维的含义第8-9页
  1.1.2 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第9页
 1.2 创造性思维主体的概念第9-13页
  1.2.1 创造性思维主体的含义第9-10页
  1.2.2 创造性思维主体的形式第10-11页
  1.2.3 创造性思维主体的特征第11-13页
2 创造性思维主体的结构第13-31页
 2.1 创造性思维主体的驱动系统第13-15页
  2.1.1 主体的需要和目的第13-15页
  2.1.2 主体的价值模式第15页
 2.2 创造性思维主体的能力系统第15-26页
  2.2.1 主体创造性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第16-17页
  2.2.2 主体的认知模式、知识储备及经验背景第17-18页
  2.2.3 主体的信息处理能力第18-26页
  2.2.4 主体的社会适应、协作能力第26页
 2.3 创造性思维主体的调节系统第26-31页
  2.3.1 自信第26-27页
  2.3.2 创造性意识第27页
  2.3.3 兴趣第27-28页
  2.3.4 情感第28-29页
  2.3.5 意志第29页
  2.3.6 社会及历史责任感第29-31页
3 创造性思维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第31-36页
 3.1 创造性思维客体第31-33页
  3.1.1 创造性思维客体的含义第31页
  3.1.2 创造性思维客体的形式第31-32页
  3.1.3 创造性思维客体的基本特征第32-33页
 3.2 创造性思维的中介系统第33-34页
 3.3 创造性思维主、客体的三种关系第34-36页
4 创造性思维主体的培养第36-51页
 4.1 创造性思维与信息社会第36-37页
  4.1.1 创造性思维是信息社会的客观要求第36-37页
  4.1.2 创造性思维在信息社会中的特点第37页
 4.2 创造性思维主体的培养和塑造第37-48页
  4.2.1 打破思维定势第38-39页
  4.2.2 改变学习方式,优化知识结构第39-41页
  4.2.3 培养创造性品质,塑造创造性人格第41-46页
  4.2.4 营造适于主体创造性实现与发挥的环境第46-48页
 4.3 培养创造性思维主体的哲学原则第48-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后记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体外循环红细胞内外血气及电解质变化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PCI总线的地磁信号采集及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