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论文--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历史考察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0页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形成、主要思想观点及历史条件分析第10-15页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必须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进行新民主主义建设第10-11页
 (二) 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是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和建设第11-12页
 (三) 在经济、政治、社会条件不具备时不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第12-14页
 (四) 新民主主义社会毕竟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第14-15页
二、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历史考察第15-19页
 (一) 延安时期毛泽东发展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历史轨迹第15页
 (二) 新中国成立前后,毛泽东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发生变化第15-19页
  1.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报告》对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发展第16页
  2. 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与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已有新思考第16-17页
  3. 新中国成立后,私营经济对社会主义经济的破坏作用充分暴露,促使毛泽东产生“消灭资本主义”的主张第17-18页
  4.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表明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第18-19页
三、关于对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几点思考第19-25页
 (一) 建国后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是毛泽东在延安时期不可预见的第19-20页
 (二) 建国前后资本主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破坏是延安时期不可想象的,也是刚刚执政的党和毛泽东不能允许的第20-22页
 (三) 国际形势的变化对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也产生了深刻影响第22页
 (四) 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必然要求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制度第22-23页
 (五) 中国共产党缺乏各方面的准备工作以应对领导国家建设面临的复杂局面第23页
 (六)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合理内核已经集中体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第23-25页
四、结论第25-26页
注释第26页
参考文献第26-28页
后记第28-29页
读研期间的科研成果第29页

论文共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延安时期我党思想道德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下一篇:民族魂:延安时期的毛泽东精神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