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言 | 第1-14页 |
1.1 问题的提出及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1.2 工程概况 | 第10-12页 |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成果 | 第12-14页 |
第2章 水下钻孔爆破及安全评价概述 | 第14-25页 |
2.1 水下钻孔爆破概述 | 第14-20页 |
2.1.1 施工特点及其施工方法 | 第14-15页 |
2.1.2 钻爆参数 | 第15-18页 |
2.1.3 工艺过程 | 第18-19页 |
2.1.4 起爆方法 | 第19页 |
2.1.5 水下钻孔设备 | 第19-20页 |
2.2 安全评价 | 第20-24页 |
2.2.1 安全评价综述 | 第20-21页 |
2.2.2 安全评价的定义 | 第21-22页 |
2.2.3 安全评价的目的 | 第22-2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水下钻孔爆破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 第25-37页 |
3.1 系统危险性辨识 | 第25-28页 |
3.1.1 危险及危害因素 | 第25-28页 |
3.1.2 危险辨识的方法 | 第28页 |
3.2 水下钻孔爆破施工危险的辨识和技术措施 | 第28-32页 |
3.2.1 移船定位中的危险源 | 第29页 |
3.2.2 开机钻孔中的危险源 | 第29-30页 |
3.2.3 装药与堵塞中的危险源 | 第30-31页 |
3.2.4 联线与起爆中的危险源 | 第31-32页 |
3.3 施工安全管理 | 第32-36页 |
3.3.1 规章制度的建立与执行 | 第33页 |
3.3.2 施工人员的素质 | 第33-35页 |
3.3.3 工程负责人的安全意识 | 第35-36页 |
3.3.4 安全员的作用 | 第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水下钻孔爆破事故分析 | 第37-59页 |
4.1 因果分析简介 | 第37-38页 |
4.2 层次分析法简介 | 第38-43页 |
4.2.1 递阶层次结构 | 第39页 |
4.2.2 构造判断矩阵 | 第39-43页 |
4.3 水下钻孔爆破施工事故的因果分析图 | 第43-49页 |
4.3.1 建造因果分析图 | 第43-44页 |
4.3.2 构造层次分析模型 | 第44-45页 |
4.3.3 建立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 | 第45-46页 |
4.3.4 权重计算 | 第46-48页 |
4.3.5 绘制层次重要度因果分析图 | 第48-49页 |
4.4 事故树分析简述 | 第49-58页 |
4.4.1 概述 | 第49-50页 |
4.4.2 事故树分析原理 | 第50页 |
4.4.3 深水急流下中深孔爆破盲炮事故树的研究 | 第50-53页 |
4.4.4 作业平台船断桩事故的分析 | 第53-56页 |
4.4.5 施工过程与其它船舶撞船事故的分析 | 第56-5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水下钻孔爆破施工安全综合评价的 AHP-Fuzzy方法 | 第59-71页 |
5.1 模糊综合评价原理 | 第59-64页 |
5.1.1 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模型 | 第59-62页 |
5.1.2 模糊综合算子的选择 | 第62-64页 |
5.2 应用实例 | 第64-70页 |
5.2.1 单因素隶属度的确定 | 第65-66页 |
5.2.2 权重的确定 | 第66-67页 |
5.2.3 模糊综合评价 | 第67-69页 |
5.2.4 系统安全等级的确定 | 第69-7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4页 |
6.1 结论 | 第71-72页 |
6.2 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