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插图索引 | 第9-10页 |
附表索引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2.1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2.2 能源需求理论的研究动态 | 第14-15页 |
1.2.3 我国能源需求的实证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1.3 立论依据和研究动因 | 第16-18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8-19页 |
1.4.1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18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1.5 研究框架与文章结构 | 第19-20页 |
第2章 能源需求结构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20-28页 |
2.1 能源及其能源需求的基本概念 | 第20-21页 |
2.2 能源需求的经济学分析 | 第21-25页 |
2.2.1 能源的生产要素属性 | 第21页 |
2.2.2 能源市场的基本假设 | 第21-22页 |
2.2.3 基于经济学理论的能源需求分析 | 第22-25页 |
2.3 能源需求函数 | 第25-27页 |
2.3.1 需求函数 | 第25-26页 |
2.3.2 能源需求函数的主要形式 | 第26-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我国能源需求结构特征及原因分析 | 第28-47页 |
3.1 我国能源市场现状分析 | 第28-33页 |
3.1.1 我国能源市场概述 | 第28-30页 |
3.1.2 我国能源需求的结构特征分析 | 第30-33页 |
3.2 我国能源使用效率分析 | 第33-41页 |
3.2.1 我国能源强度的发展趋势 | 第33-35页 |
3.2.2 我国能源消费强度的国内外对比分析 | 第35-36页 |
3.2.3 我国能源消费强度的变化特征研究 | 第36-41页 |
3.3 我国能源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1-45页 |
3.3.1 总产出 | 第41-42页 |
3.3.2 能源价格 | 第42-43页 |
3.3.3 经济结构 | 第43-44页 |
3.3.4 能源利用效率 | 第44页 |
3.3.5 人口 | 第44-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4章 能源需求的结构突变研究 | 第47-61页 |
4.1 结构突变分析的背景 | 第47-48页 |
4.2 经济过程结构突变理论研究 | 第48-57页 |
4.2.1 结构突变的单位根过程与结构突变的趋势稳定 | 第48-49页 |
4.2.2 数据生成过程的结构突变研究 | 第49-55页 |
4.2.3 协整向量的结构突变研究 | 第55-57页 |
4.3 我国能源需求的协突变模型 | 第57-60页 |
4.3.1 我国能源需求的协突变模型的设定 | 第57-58页 |
4.3.2 我国能源需求的协突变模型算法研究 | 第58-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5章 我国能源需求的结构突变实证研究 | 第61-71页 |
5.1 我国能源需求的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第61页 |
5.2 我国能源需求的数据生成过程 | 第61-64页 |
5.2.1 我国能源需求的单位根过程 | 第61-62页 |
5.2.2 我国能源需求的结构突变 | 第62-64页 |
5.3 我国能源需求的协突变模型实证研究 | 第64-70页 |
5.3.1 数据选择及预处理 | 第64页 |
5.3.2 我国能源需求的协整分析 | 第64-67页 |
5.3.3 我国能源需求的协突变分析 | 第67-7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结论及后续研究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