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4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9-13页 |
·大孔径闪烁仪观测技术 | 第9-10页 |
·莫宁-奥布霍夫相似理论 | 第10-11页 |
·稳定度普适函数 | 第11-12页 |
·大孔径闪烁仪在城市下垫面的观测 | 第12-13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站点概况和数据处理 | 第14-21页 |
·站点概况 | 第14-18页 |
·馆陶站 | 第14-15页 |
·密云站 | 第15-16页 |
·阿柔站 | 第16-17页 |
·沽源站 | 第17-18页 |
·数据处理 | 第18-21页 |
·大孔径闪烁仪 | 第18-20页 |
·涡动相关仪观测数据处理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大孔径闪烁仪观测中的相似理论适用性分析 | 第21-32页 |
·MOST适用性的判断方法 | 第21-24页 |
·方差法 | 第21-22页 |
·温度结构参数法 | 第22-23页 |
·因子分析法 | 第23-24页 |
·MOST适用性的影响因子分析 | 第24-28页 |
·大尺度涡旋运动 | 第25-26页 |
·大气湍流发展状况 | 第26-28页 |
·MOST适用性判断方法的验证 | 第28-31页 |
·MOST适用性判断方法的评价等级 | 第28-29页 |
·MOST适用性判断方法在LAS数据处理中的验证结果 | 第29-31页 |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大孔径闪烁仪观测中的稳定度普适函数研究 | 第32-38页 |
·EC数据得到温度结构参数的方法 | 第32页 |
·LAS和EC得到的温度结构参数比较 | 第32-34页 |
·温度结构参数的稳定度普适函数确定 | 第34-35页 |
·新的稳定度普适函数验证 | 第35-37页 |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37-38页 |
第五章 大孔径闪烁仪在城郊非均匀下垫面观测结果分析 | 第38-42页 |
·不确定性分析 | 第38-39页 |
·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 第38页 |
·有效高度 | 第38-39页 |
·零平面位移和地表粗糙度 | 第39页 |
·LAS在城郊非均匀下垫面观测的适用性分析 | 第39-40页 |
·LAS在城郊非均匀下垫面的观测结果分析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42-44页 |
·结论 | 第42页 |
·研究特色及主要创新点 | 第42-43页 |
·不足之处 | 第43页 |
·展望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9页 |
作者简介 | 第49-50页 |
鸣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