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高层建筑论文--高层建筑设计论文

高层建筑的生态设计策略

内容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9-11页
  1. 生态型城市的发展要求第9页
  2. 高层建筑的现状与趋势第9-11页
 第二节 论文框架及研究目的第11-13页
  1. 研究目的第11页
  2. 研究手段第11页
  3. 论文框架第11-13页
第二章 高层建筑的生态观第13-24页
 第一节 高层建筑对环境的影响第13-19页
  1. 高层建筑的存在环境第13-15页
  2. 高层建筑的特征第15-16页
  3. 当代高层建筑的生态问题第16-19页
 第二节 集聚空间的生态效应第19-24页
  1. 集聚与分散第19-20页
  2. 有机集中的发展模式第20-21页
  3. 高层建筑的存在意义第21-24页
第三章 高层建筑的环境设计策略第24-41页
 第一节 场地生态分析与选址策略第25-27页
  1. “筛漏图”分析法第25-26页
  2. 生态景观概念第26-27页
 第二节 改变“热岛”与“干岛”效应的策略第27-29页
 第三节 高层建筑与城市物理环境第29-34页
  1. 高层建筑与风第29-32页
  2. 高层建筑的阴影第32-33页
  3. 高层建筑的电磁干扰第33-34页
 第四节 高层建筑与城市设计第34-41页
  1. 高层建筑与城市景观第34-37页
  2. 高层建筑与城市交通第37-38页
  3. 高层建筑的复合化第38-41页
第四章 建筑设计的生态策略第41-75页
 第一节 高层竖向空间组织第41-57页
  1. 城市空间的竖向延续—城市化与共享高空化第41-46页
  2. 竖向的景观、绿化生态效应第46-52页
  3. 竖向的自然通风效应第52-57页
 第二节 外表皮设计第57-63页
  1. 呼吸作用第57-58页
  2. 缓冲层概念第58-59页
  3. 太阳能利用第59-60页
  4. 集成立面第60-63页
 第三节 数字化设计与能源利用第63-67页
  1. 数字化设计第63-64页
  2. 设备系统与能源利用第64-67页
 第四节 仿生第67-70页
 第五节 生态设计的地域性第70-75页
  1. 气候的地域性第70-73页
  2. 发展的地域性第73-75页
第五章 面向未来的高层建筑第75-83页
 第一节 平衡观与发展观第75-76页
  1. 综合平衡观念第75页
  2. 发展的观念第75-76页
 第二节 效率原则第76-78页
  1. 能源的效率第76-77页
  2. 技术的效率第77-78页
 第三节 评价标准第78-83页
  1. 人的标准第78页
  2. 社会的标准第78-79页
  3. 经济的标准第79-80页
  4. 环境的标准第80页
  5. 评价体系第80-83页
结论第83-84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84-86页
作者简介第86-87页
发表论文和学术成果清单第87-88页
后记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猪瘟病毒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研究
下一篇:汉魏六朝美色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