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诺族大鼓舞的形态与流变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绪言 | 第9-13页 |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 二、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 三、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 第一章 基诺族大鼓舞的生态环境 | 第13-19页 |
| 第一节 基诺族大鼓舞的自然生态环境 | 第13-16页 |
| 一、“基诺洛克”神奇地域 | 第13-14页 |
| 二、自然和谐的村寨民居 | 第14-16页 |
| 第二节 基诺族大鼓舞的人文环境 | 第16-19页 |
| 一、基诺族的族源定谓 | 第16-17页 |
| 二、神奇的阴阳双名 | 第17页 |
| 三、基诺族的社会建制 | 第17-18页 |
| 四、基诺族的舞蹈种类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基诺族大鼓舞的形态 | 第19-34页 |
| 第一节 基诺族大鼓舞的起源传说 | 第19-21页 |
| 一、基诺族大鼓与族源神话传说 | 第19-20页 |
| 二、基诺族大鼓与鼓神传说 | 第20-21页 |
| 第二节 基诺大鼓的制作 | 第21-24页 |
| 一、基诺大鼓的形态 | 第21-22页 |
| 二、大鼓的制作和禁忌 | 第22-23页 |
| 三、大鼓祭拜仪式程序 | 第23-24页 |
| 第三节 基诺大鼓舞的跳法与时域 | 第24-27页 |
| 一、基诺大鼓舞的跳法 | 第24-26页 |
| 二、基诺大鼓舞的时域 | 第26-27页 |
| 第四节 基诺大鼓舞的音乐伴奏 | 第27-30页 |
| 一、节奏型伴奏 | 第27-28页 |
| 二、旋律型伴奏 | 第28-30页 |
| 第五节 基诺大鼓舞与基诺服饰 | 第30-32页 |
| 一、基诺族男子服饰 | 第30-31页 |
| 二、基诺族女子服饰 | 第31-32页 |
| 第六节 基诺大鼓舞与“特懋克” | 第32-34页 |
| 一、传统特懋克及大鼓舞 | 第32-34页 |
| 二、现代特懋克及大鼓舞 | 第34页 |
| 第三章 基诺族大鼓舞的流变 | 第34-50页 |
| 第一节 基诺族大鼓舞变迁的四个阶段 | 第34-38页 |
| 一、形成与发展阶段(具体时间现已无从可考) | 第35页 |
| 二、转折与延续阶段(约1656年—1950年) | 第35-36页 |
| 三、破坏与断裂阶段(1958年—1979年) | 第36-37页 |
| 四、恢复与重新整合阶段(1980年—至今) | 第37-38页 |
| 第二节 基诺族大鼓舞流变中形成的类型 | 第38-46页 |
| 一、宗教祭祀的大鼓舞 | 第38-41页 |
| 二、文化传承的大鼓舞 | 第41-42页 |
| 三、旅游展演的大鼓舞 | 第42-43页 |
| 四、节日庆典的大鼓舞 | 第43-44页 |
| 五、教化功能的大鼓舞 | 第44-45页 |
| 六、艺术创作的大鼓舞 | 第45-46页 |
| 第三节 基诺族大鼓舞的流变影响因素分析 | 第46-50页 |
| 一、社会形态 | 第46-47页 |
| 二、生活方式 | 第47-48页 |
| 三、思想观念 | 第48-49页 |
| 四、需求所致 | 第49页 |
| 五、创造推动 | 第49-50页 |
| 第四章 基诺族大鼓舞的文化解读 | 第50-57页 |
| 第一节 基诺族大鼓舞的社会功能 | 第50-52页 |
| 一、延续族群记忆、强化族群信仰 | 第50页 |
| 二、强化社会秩序、传授文化知识 | 第50-51页 |
| 三、调节人际关系、获得精神愉悦 | 第51-52页 |
| 第二节 基诺族大鼓舞的动态身体语言 | 第52-53页 |
| 一、本能语言 | 第52页 |
| 二、礼仪语言 | 第52-53页 |
| 三、劳动语言 | 第53页 |
| 四、游戏语言 | 第53页 |
| 第三节 基诺族大鼓舞的文化价值 | 第53-57页 |
| 一、大鼓舞与自然和谐 | 第54-55页 |
| 二、大鼓舞与口传古籍 | 第55-56页 |
| 三、大鼓舞与审美思维元话语 | 第56-57页 |
| 结语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